分享到: | 更多 |
“婆婆嘴”、“碎碎念”……提起老陈,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检察院的人常会用这些词来形容他。老陈名叫陈祥福,他的“碎碎念”与他的一个特殊身份——高级心理咨询师有密切关系。
1981年老陈到检察机关工作,先后在自侦、刑检、监所、控申等部门工作,他感觉无论是与贪腐分子、刑事犯罪嫌疑人还是与信访人员谈话,掌控对方的心理在案件的办理中相当关键。2005年初,报纸上一则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招生广告吸引住老陈的眼球。第二天,他直接奔向了培训班。这一年,他51岁。
接下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老陈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来回车程,参加培训班学习,先后研学犯罪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厚厚十几本理论书籍。一年后,老陈顺利拿到了国家级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他将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又在理论中查找应对实际问题之法,学用结合,相互补证。
2010年,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中,老陈运用他的“碎碎念”突破零口供,犯罪嫌疑人后来被法院定罪,老陈也因此受到院里嘉奖。2012年,院里为发挥他的专长,把他调入控申部门工作,主要负责对涉检信访的上访人进行心理疏导,并设置了专门的心理疏导室。
2013年6月,陈女士因不满拆迁补偿问题,上访至区政府,老陈被邀请到场。“哟!你姓陈,我也姓陈,搞不好咱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哇!”见面第一句话,老陈即用“靠拢法”降低了陈女士的戒心。在微笑着倾听完对方的讲述后,老陈决定采用“认知疗法”来纠正陈女士长久的错误认知。将政策和情理融合,施展他拿手的“碎碎念”,两个小时后,陈女士心悦诚服地表示不再上访。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老陈笑称自己的嘴巴都磨起了老茧。用他的话说,“没有反贪战士的骁勇,没有公诉精兵的气魄,我每天做的都是些比芝麻还小的事情,但只要看到愤愤而来的来访人平和而归,我就很满足了。”在控申部门这一年多来,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35名上访人进行了心理疏导,有效化解社会矛盾20余起。仅2013年,该部门就收到5面群众赠送的锦旗。
再过几个月,老陈就年满60岁了。面临退休,他一点也没有闲着。他经常参加咨询师协会的研讨交流活动,笔耕不辍撰写了《研究贪污贿赂犯罪心理,注意运用询问策略》、《浅谈人体需要和人生压力问题》等论文在国家级心理学刊物上刊载。如今一有空,他就学上网。“我要申请一个专门的QQ号去帮助更多的人。”陈祥福说。(花耀兰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