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 多年来,农村学校缺教师的状况一直相当严重,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为此,国家出台了免费师范生、西部支教、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等多项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执教。自2006年以来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来说,更是一项很好的补充政策。该政策实施至今,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43.2万人,为农村教育补充了大批高素质教师。其中相当比例的优秀青年教师的加入,更为农村教育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我们从特岗教师队伍中挑选年轻教师付晓华的事迹刊发,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师节的特别纪念。
从河北邯郸市上青兰高速约90公里可以到达馆陶县,再从馆陶开车4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路桥乡。在中国的版图上,你可以找到无数条类似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对城市姑娘付晓华来说很不寻常,沿着这条路,付晓华把自己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姑娘变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
“我以为自己作好了心理准备,但看到这番景象还是忍不住哭了”
85后的付晓华在邯郸市里长大,从来没为什么事情发过愁,但也总觉得生活缺少目标。5年前,面临毕业的付晓华经常这样问自己:“这些年没有波澜地过去了,接下来我能不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当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后,还能让人记得我?”
于是,听说河北省特岗教师计划时,她便毅然报考了。
此前,付晓华也报名到西部支教,但因为音乐专业名额少,没能成行。因此,对于付晓华而言,考上了河北省的特岗教师计划,意味着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开始。
离开邯郸那天,是付晓华23岁的生日。中午跟朋友“海吃”了一顿之后,付晓华就踏上了行程,“特别神圣和悲壮”。
到了馆陶县教育局,没有欢迎仪式,只有一个来接自己的校长,当付晓华提着行李来到校长所说的“接她的车”前时,她愣住了。“原本以为‘车’无论如何也会是辆机动车,没想到是个电动车。”付晓华说。
这让付晓华意识到:从城市到乡村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校长用电动车拉上了付晓华的行李,并把付晓华带到了一个公共汽车站。坐上汽车,付晓华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长时间,直到“车上车下人越来越少,路也越来越窄了”,她才听到要去的“路桥”站。
下了车,路边两个人向付晓华走来,她以为终于到学校了,没想到这两位老师是接她继续赶路的。付晓华跟着两位老师又步行了40分钟,路桥中学终于到了。
进入学校,付晓华首先看到两三排矮矮的平房,紧接着一拐弯儿看到了一片长满了一米多高黄草的操场。“这哪里是学校!”心情已经跌到谷底的付晓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以为自己已经作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这番景象时,还是忍不住地哭了。”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不适应”等着这个城里姑娘。
夏天晚上去厕所要穿过操场,操场上密密麻麻全是小蛤蟆,“不打手电筒根本不敢去”;整个学校只有一排水龙头,所有用水都要靠水桶去提,而且只要下雨就会停电,停电就没水;到了冬天,日子更不好过,学校的暖气只在晚上烧一会儿,即使盖三床被子,第二天早上也暖不过来,晚上打的水,第二天早上就全部冻成了冰。
那一年,跟付晓华一起到路桥中学的一共有10名特岗教师,现在只剩下4人。“很多人没有熬过第一个冬天。”付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