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家人的照顾和关爱一直是我康复的最大动力”,丽莉说。康复训练几个月,自己一直穿不上假肢,一方面是由于残端过短,一方面是由于左腿残端肌肉生长不好,长时间训练,自己的力量增强了,但左腿的肌肉却出现萎缩。焦躁的自己经常发脾气,是亲人给予了自己莫大的包容与鼓励。
2013年5月末,医院为张丽莉进行了一次手术,找到了一条肌肉,现在丽莉左腿的肌肉已经长好,比手术前的状况要好许多。说着躺在沙发上,丽莉还一抖一抖地活动起右腿,医生交代残端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较好的血液循环,当初的植皮也需要每天按摩才能长得更好。
如今丽莉习惯用“重生”来形容自己的康复训练。“训练之初我要像小孩子一样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一个简单的坐住、坐稳,就练了足足一个月。训练时每个动作都要用尽全身力气,不知不觉就大汗淋漓了。”
与肉体的痛苦相比,心理上的痛苦更大。丽莉刚到中康治疗时,每当看到自己的肢体残端都会有一种悲凉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正视自己的截肢残端,因为伤口附近都是后植的皮肤,肌肉条件也不好,手不小心碰到就会很疼。一有空就要拍打拍打,以便让血液流动得更通畅,让皮肤多接受一些外界的刺激,为装配假肢做准备。”当时丽莉所做的一起都是为了一个信念——康复好了就能站立行走了。可是有一次,不经意间一位医生无情地浇了一盆冷水,让她失控当众飙泪。
丽莉刚来到康复医院不久的时候,一位医生探视丽莉的伤情后,脱口而出“她不可能站起来了”。当时丽莉的心一下子跌入无底深渊。勉强控制着情绪说,“请你们先出去一下”。其他医生都退了出去,只有这位医生没有走,张丽莉再也控制不住如开闸洪水的眼泪,放声哭起来,这是她少有的一次在外人面前流泪,即使是训练最难最苦的时候也没有过。
丽莉一度因为这句话而恨这名医生,在每次刻苦训练的时候她心里都会无数次回响起这句话,从来不服输的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推翻这个定论。如今丽莉肯将这段故事讲出来,心中已经释然。“我感谢这位医生毫不保留地说了实话,但当初却怎么也受不了。”
还早在哈医大一院住院的时候,骨科教授毕郑刚“毕老爷”曾鼓励丽莉,等你将来康复结束,穿上假肢就能健步如飞了,残奥会冠军可以达到的速度,你就可以达到。这句鼓励一直伴随着丽莉两年700余天,一直是她拼命康复训练的动力。对此丽莉说,对家乡的医生她充满了感激,他们曾用善意的谎言鼓励了一颗濒临绝望的心。
在轮椅上坐累了,丽莉把轮椅摇到沙发边上,然后锁定。自己双手撑着扶手,灵活地在轮椅上转了个身,便轻松地坐到了沙发上。看记者面露惊异之色,丽莉笑着说,“这个现在对于我来说很简单,上床、换衣服等我都能自己搞定。”
丈夫李梓烨在一旁幽默地说,丽莉这套“自选动作”完全是她在康复训练中自创的,其他康复患者想下轮椅都是先拿下扶手一侧的挡板,从侧面一点点挪上去,车轮经常会蹭脏衣服。丽莉的下肢残端较短,这反倒成了她的优势,其他人不能在轮椅上转身,她却能轻松做到,灵活地从轮椅正面下来。
康复训练教的东西都是课本上的,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就好比康复能够教你怎样锻炼更有效,但不会教你怎么吃饭、如何上厕所,生活才是最好的康复师。
曾经有一个阶段,丽莉将自己的康复训练加码到其他病友的几倍,每当丈夫劝她,她就会大发脾气,急切的心情让她的情绪变得很坏,她选择拼命训练。为了训练更方便,她从医生那里借来训练室的钥匙。医生下班、学员下课的时候,她还要去做康复训练。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姓张的康复医生,虽然这位康复师不负责指导她,但彼此也都熟识。张医生定定地望了正在拼命训练的丽莉半晌,然后丢给她一句话,“你想过一个问题吗,锻炼是为了啥呀?”一句话把丽莉问住了,为了啥?为了站起来呗,然后是行走,然后是膝关节练习,然后是健步如飞……
可实际上,当时丽莉的假肢适应并不好,接受腔内的硅胶垫始终不能适应残端的肌肉,靠如此短的残端带动几十公斤的假肢,丽莉是在中康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每次行走训练结束,丽莉腰部都疼得受不了,医生说再这么下去,腰肌劳损严重就要出大问题。一些亲友和领导开始建议丽莉考虑优化方案,避免二次伤害的风险。
也许真的像当天那位冷面医生说的那样,自己现有的状况不可能长时间穿戴假肢行走,也可能一直都要靠轮椅行走。说到这里,丽莉表情平静,“该做的努力我还是要做,训练我也将一直坚持下去,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我都能接受”,说完,丽莉豁达一笑。
“康复训练这么久了,是不是以后就不会这么累地进行训练了?”丽莉摇摇否定说:“健全人都这样认为,其实康复训练对残疾人而言是终身的,每天都必须坚持。包括天气变化时皮肤发痒、神经痛得整宿睡不着,这些痛苦都可能伴我终生。不过现在我想得最多的是,活着真好,自己很幸福。谁要是再抱怨生活,可以让他来中康走一圈。与健康的身体相比,什么都微不足道。”
丽莉说,医院里也并不都是悲伤,他们的康复室里就发生过多对恋情,一个左脚截肢的小伙子和一个右脚截肢的姑娘相恋了,是在康复训练中日久生情,有一天俩人竟腻到一辆轮椅上去晒太阳,又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就一起出院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康并不少见,在命运的挑战面前,没有倒下的人们会愈发坚强,他们对于幸福的追求也愈发强烈。(记者 肖劲彪 罗彦坤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