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柳世昆:精益求精保障国情普查 始终冲在第一线的“柳大胡子”
//www.workercn.cn2014-10-04来源: 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始终冲在第一线的“柳大胡子”

——记甘肃省测绘工程院工程测量分院院长柳世昆

 

  黄河峡谷、荒漠高原、戈壁雪山留下了他跋涉的脚印,陇南密林、甘南草地曾有他奔波的身影,越是自然条件艰苦的地方,他越是迎难而上。

  他就是柳世昆,一名平凡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参加工作27年来,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测绘外业第一线,他承担的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全省测绘行业多项殊荣,2013年8月当选“感动测绘人物”。

  柳世昆坦言,这些荣誉和厚爱并不属于他一个人,而属于整个甘肃测绘人。

  不畏艰险敢啃“硬骨头”

  柳世昆执行外测任务,常常要深入最边远、最危险的地方,他从来都是毫不含糊,带头先啃“硬骨头”。2007年10月初,柳世昆奉命执行西部测图任务。作业期间,他带领测图队员七上阿尔金山、九进罗布泊、十多次深入库姆塔格大沙漠,建立突击营地21个,足迹遍布三大地形地貌特征区。他们利用最新的卫星影像和航摄影像,测量控制点37组,调绘地形图49幅,完成了测区景观图片采集工作。在进入最艰苦的罗布泊腹地3号点后,柳世昆顾不上休息,马上进行选点,完成像控点的观测。夜晚,当队员们在盐碱坑陆续入睡后,他又在寒冷与极度疲劳中继续值勤,守护营地安全。

  2008年,为完成武威测区国家基础测绘任务,柳世昆带领测绘队员在人称“死亡沙漠”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及腹地苦战70多天。当时正值夏季,沙漠的空气温度近50摄氏度,地表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到处都是滚烫的。他和队员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在沙漠行走近20公里路程,多少次收工回到驻地,大家脚板都磨出血泡,晚上用针挑破血泡,第二天照常出工作业,谁也没有一句怨言。

  省测绘工程院院长杜玉祥回忆说,一次为完成沙漠腹地的一个困难点,柳世昆雇上向导和骆驼,凌晨4时多就向沙漠进发了,骑着骆驼在沙漠里颠簸了五六十公里,十几个小时后,他的胯部磨破了,腿肿了,身体都麻木了,已经从骆驼上下不来了,是同事们把他从骆驼上面抬了下来,拉回了驻地。

  抢险救灾冲在第一线

  每当灾难发生后,快速采集相关数据,保障抢险救灾有序进行是测绘工作者的一大使命。而每一次,柳世昆都是冲在第一线。2012年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当天,接到命令后,柳世昆立刻带领30多人的突击小分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第二天就进入受灾最严重的自然村展开工作。为了保证工作按时完成,他带领作业员每天早出晚归,饿了就啃口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卧。工期紧、任务重、灾后病毒疫情多发……顶着重重困难,经过10多天通宵达旦的工作,他们很快拿出了高质量的地形图数据,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提前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同年7月,为完成“甘南沿黄重点区域1∶10000比例尺航空摄影及测绘”任务,柳世昆带领14名测绘队员在海拔4000多米的测区奋战了70天,克服了山高路险、高原缺氧、语言障碍、野狼侵袭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野外测绘任务。

  精益求精保障国情普查

  测绘工作是个细致活,柳世昆对自己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自去年以来,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为测绘行业的重点工作,项目开展前期,柳世昆就做足了“功课”,熟记这项国家重大项目的内容、指标与技术要求。在内业采集时候,他坚守在计算机前,指导每条界线;外业核查期间,踏瑞雪、迎烈日,订正每个图斑。在试生产结束之际,他又立即起草下一个任务区的技术方案,再次带领着普查队伍赶赴下一个测绘区。面对繁重的国情普查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松懈,无论多苦多累,他始终提醒自己要争分夺秒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

  43岁的柳世昆,留着一把大胡子,人称“柳大胡子”;由于常年在野外工作,皮肤黝黑,看上去也比同龄人要老许多,可他并不在意。他说这黝黑的肤色,就是测绘工作赐予他的光荣印记。他将带着这份印记继续前行,为测绘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