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力以赴
严寒中作业 有时在山沟,有时在山巅;有的地方有路,有的地方无路;有的路在山坡盘桓,有的路沿着悬崖峭壁伸展……恶劣的野外作业环境,给“钻探工人”这个看似神圣的职业,披上了一层崎岖的迷雾,这无疑就是“探险”,而这对省有色地质局一○三队钻探301机机长郑延双来说,却是已经走了34年的平常路。敢问路在何方
1980年,年仅19岁的郑延双,初中毕业后通过招工方式进入一〇三队,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钻探工人。然而,当理想真正变成现实的时候,他却陡然从甜美的梦中苏醒。原来钻探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美好,不论现场与驻地相距多远,不论酷暑严寒、风雨交加,都要24小时三班作业。一旦开钻,就不能随便停钻。白天上班,半夜也要上班;子时交班,回到驻地已是丑时。地质条件好些还罢,遇上复杂地层出了事故,就更得坚守和付出。“既然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无论多么艰险都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郑延双下定决心,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态度,一心扑在钻探工作上。于是,他在野外机台披星戴月、餐风沐雨,一干就是34年。
1999年,郑延双率领301机到朝阳甜水施工。由于孔位位于陡峭的半山腰,拖拉机根本上不去,他就带着工人用镐刨,用钢钎撬,硬是在峭壁上平出了机台地盘。随后又采用人抬肩扛、前拉后推、拆解的方式,将十几吨重的机台铁座和钻机运到了山上。当隆隆钻机声响彻山巅时,他顾不上按摩红肿的肩膀、清洗浑身的汗渍,便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这一年,301机从朝阳到桓仁、抚顺、岫岩、海城、宽甸,从宽甸再到朝阳、本溪,年内共搬迁11次,行进4000公里路程。他们起早贪黑赶路,一天只吃一顿饭更是经常的事。
参加工作至今,郑延双和他的301机团队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河两岸。从海南的三亚到黑龙江大兴安岭的加格达奇,从西北的陕南山区到云南边境,从中原腹地河南到内蒙古草原。据不完全统计,郑延双和他的团队行程超过1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累计完成进尺10万余米,相当于钻透12座珠穆朗玛峰。
永攀业务高峰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郑延双非常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论工作多累多忙,他都会刻苦钻研钻探施工技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敲管岩心是取岩心的方法,操作时需要一人将钻杆举起,另一人敲击管壁,不仅费力气,岩心在管内还会有残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郑延双反复试验,设计了一套省力滑轮,操作时只需通过滑轮将岩心管吊起,另一人敲击,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管内无岩心残留,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好评,并在其他机台加以推广。
在34年的工作实践中,郑延双虚心好学,刻苦钻研钻探技术,努力探索操作、钻速、水量、压力同井径以及采岩心、钻速的关系,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钻探施工经验,而且掌握了攻坚克难、处理各种故障的诀窍,同时也造就了他坚韧的品质和不懈求索的精神。而他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的一名普通钻工成为副班长、班长、副机长、机长,成长为一〇三队钻探产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郑延双还十分注重机台人员的传帮带工作。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毫不保留地传给新职工,互帮互学,在一些工作上,给予新职工力所能及的指导,使其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近10年来,他所带徒弟有4人已成为钻探机长、21人成为钻探班长,为钻探产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