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结果2014年7月上旬揭晓,山西名医、山西中医学院教授、省针灸研究所原所长吕景山成功当选,这也是该省中医界首次获此殊荣。
吕景山师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北京中医学院首任教务长祝谌予教授,始终秉承师训,精勤不倦。他昌明“对药”辟蹊径,首创“对穴”树新帜,悬壶三晋六十载,济世活人一甲子,获得广泛赞誉。
1934年,吕景山出生于河南偃师一个农民家庭。外祖父余祯是当地名医。从小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一则传承外公的精神,二则为乡亲百姓治病疗伤。1956年,吕景山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开始学习中医之路。毕业实习结束后,吕景山提交了《论中介药物在中药处方中的中介作用》的论文。论文完成后,开始着手整理施门“对药”。“对药”又叫药对,古人原以单味药立方,即谓之单方,后来体会出药物之配合应用,较之单味药立方疗效增强,尤其是两味药配伍运用,其效更彰。吕景山整理施今墨及前人经验,编写成书,不仅填补了自南北朝迄今1400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空白,而且将对诱掖后学,指导临床起着重要作用;对丰富祖国医学内容,是一个有意义的贡献。”
吕景山是1954年开始学习针灸的。吕景山总结前贤经验,大量温习古典文献,在精通腧穴主治性能基础上,辨证施治,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了“对穴”这一规律。中国针灸学会前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汉平教授说:“《吕景山对穴》视角独特,言人所未言,填补了腧穴配伍文献的一个空白,丰富了针灸穴位处方学的内容。”
吕景山从医60年恪守“来者不拒”的师训,对病患热情和蔼,一丝不苟。他擅长治疗胃肠病、冠心病、糖尿病、痛风及各种疑难病症等。因其精湛的医术和学术贡献,1990年他成为山西省首位中医教授。吕景山退休后,仍然退而不休。吕景山还为中医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了赞誉。
吕景山无私地将自己的学术经验传于后学。随着吕景山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成立,吕景山不仅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为年轻人提供技术支持,而且通过师带徒的形式传承其经典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吕景山治学认真,对学生既严又慈。弟子贾跃进编撰了《膏方妙用》一书,尽管年已八旬,吕景山还是逐字审阅了18万字的书稿,提出了几十处修改意见并亲自促成出版。多年来,吕景山收徒50余人,遍布世界各地。这些洋学生已经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吕氏海外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