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燃灯者”邹碧华(图)
//www.workercn.cn2015-03-1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捡到一棵好苗子”

  毕业了,为了爱情,邹碧华决定跟海琳去上海。他借住中国纺织大学学生宿舍,“海投”了60多份简历,最终,被上海高院录用。

  进入上海高院,碧华遇到多位好师父。

  一次,时任经济审判庭情况调研组组长的高境梅去简陋的单身宿舍看邹碧华,年轻的主人在面壁,口中念念有词背着英文单词。联想到这个江西小伙子很快学会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她觉得“捡”到一棵聪明好学的好苗子。

  那时,法院讨论案件,常常针锋相对。邹碧华有时也会和师父争得面红耳赤。一次,高境梅不赞同碧华的意见,说:“你不行。”邹碧华不服气地说:“高老师,我有我的想法,不会因为你是我师父,就附和你。”师父不恼反笑。

  一次,高境梅随口说让碧华研究一下公司法案例。过了几天,她吃了一惊,发现碧华从基层法院调了几十部卷宗上来,一本一本看,总结公司法案例有多少类型,思考现在审判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梳理出一些审理意见。

  邹碧华一直叫高境梅“高博导”,他说:“我是博士,你是我导师。”高境梅笑:“你像海绵一样,把我几十年存下的老底子都吸光了。”

  1998年,邹碧华在北京读博士的最后一年,上海高院迎来新院长滕一龙。滕院长发现,法官队伍中,法学院毕业的仅占四成。老同志有经验,但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人。上海高院制定了两个5年培训计划,跟踪了20个年轻人,邹碧华是其中之一。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1998年底,邹碧华参加助理审判员晋升审判员考试,这个北大博士竟没通过。

  滕一龙诧异:“题目很难吗?”

  “不难,我没来得及答完。”邹碧华涨红了脸。用惯了电脑,他不习惯手写答卷。

  次年,邹碧华不但通过了审判员晋升考试,还入了党。2000年10月,根据组织安排,邹碧华前往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研究员,后又前往耶鲁短期访问。

  在美国,一次庭审经历让他印象深刻。

  那天,他跟随一位地区法院法官去开庭。法官特地询问双方当事人律师,是否愿意这位中国法官旁听。得到同意,才安排邹碧华坐在身边。庭审中,律师之间辩出火药味,法官将他们叫到审判台前,小声提醒。法官对邹碧华解释:“不能在当事人面前指责律师。靠了他们,法官能够更快弄清案件事实。”“法官与律师之间互相不尊重,会破坏法治的根基:信任。”

  邹碧华心中一震。这句话、这一情景不断回放,直至2010年,身为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的他,郑重写下《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并付诸实施。

  回国后,邹碧华进入上海高院政策研究室。一次,邹碧华回北京看望博士生导师贾俊玲,感叹法院必须改革,并说要为此写份报告。2001年,他完成了4万字的研究报告——《关于美国联邦法院内部职责分工及法官辅助人员配置方法的考察报告》。

  滕一龙很惊讶。当时,司法公开刚刚起步,邹碧华对法院的研究却已触及更深层的法官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层面。

  此时,上海高院也加快了对年轻干部培养,邹碧华担任了上海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根据回避制度,妻子唐海琳从银行高管的位置退到幕后。

  而邹碧华在法治征途中则激流勇进。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邹碧华先后担任上海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审委会委员,指导或参与审理了我国首例涉及英国皇家建筑协会JCT文本的建筑工程案、涉及数千名当事人的“乐客多”超市群体诉讼案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008年,滕一龙离职前,应组织部门之请,推荐了8个年轻干部,并由高中院、基层法院所有领导班子成员投票。结果,投票的票数顺序,和滕一龙的推荐顺序一模一样,邹碧华均名列第一。

  邹碧华高举的那盏“灯”,渐渐注满灯油,开始绽放越来越夺目的光华。

  时代给了他机遇,他也竭尽全力,站在自己的岗位,推动时代的前行。

  这是一代人的机遇,也是一代人的选择。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