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了心中的七彩泡泡”
——浙江杭州中院民五庭副庭长余文玲追梦记
本报记者 孟焕良 本报通讯员 王方玲
“这一生,你有什么值得毕生追求的梦想?”
2005年,热恋中的余文玲面对男友如此深问,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中国法治事业而奋斗。”
“不就一个职业,何苦搞得自己这么累?是否考虑去XX房产公司?我来牵线,年薪不低于百万。”
2014年,正因工作压力大向来杭出差的北大同学吐槽的余文玲,面对如此诱惑,一笑而过;
“你怎么还不走啊?你什么时候走?”
2014年年底,身边连续有3个法官离开民五庭,余文玲面对朋友如此调侃式追问,坚定地回答:“我心中那个七彩泡泡没有破灭,还会坚守这里不懈追逐。”
这是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余文玲人生的三个碎片。她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自己梦想所在,那也许是沐浴过燕园众多名家思想精髓的北大学子逃不掉的宿命。特别是得知北大优秀校友邹碧华出事后,法律职业共同体再次唱响司法的温度,“他不辱使命、心系社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我望其项背,也是我毕生学习努力的方向!”
这一次不再动摇,哪怕未来遥远现实骨感,也要像铁轨一样,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
“至少那个坑是干净的”
余文玲原本是个标准的理科生,一心想要学医,从事技术性职业,高考时一不小心成了“学霸”,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专业提前录取了。
“法学”,在刚经历初见团校那“弹丸之地”的失落后,是被余文玲当作纯技术专业来读的。“虽然学校很小,整个北京又灰突突的,没有江南那样绿得干净,但既然只能在此,那就埋头读书吧。”
她就像个理科生一样埋头读书,直到遇上一个湖南籍的法学教授。他在课堂上那种文科生的思维吸引了余文玲,虽有浓厚的湖南口音,而且观点偏激颇受争议,但他旁征博引,那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学术的真诚,开启了她更大范围的思考空间,要拿自己所学对社会有用。
每次上课,她都竭尽全力做笔记,因为口音太重、思维跳跃又快,她不得不边记边留空格,下课回忆整理完善这些笔记。这是余文玲接触到的第一个北大法学毕业生。
一本本笔记记下来,她报考了北大民商法研究生。
2000年如愿以偿后,她见到了更多心怀天下的北大人。同宿舍的好几个同学都是当年各地的高考状元,和这些“女神”一样的北大“土著”整天混在一起,不仅书本问题而且社会问题,不仅大问题还有小问题,都在关心讨论。“而她们虽贵为‘女神’,但一点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傲都没有,谦虚、真诚都对我影响很大。”
做毕业论文时,余文玲选了共同危险行为侵权责任。每天晚上卧谈时,四五个人就在那里争论,责任这样承担会怎样,那样承担会怎样,把法理背后隐含着的公平公正、法律所要担当的社会责任都深入挖掘出来,整个侵权法律关系都体系化了。
她慢慢体悟到法学的经世情怀。2003年毕业,放弃导师推荐的留在北京当律师和到上海当检察官的机会,来到杭州中院,成为那里第一个北大研究生。
当时书记员太少,余文玲开始跟着合议庭做书记员,一年内手写了近300件案件庭审记录。她感谢当年上课做笔记的功底。
那干净、俊秀的庭审记录成为后来书记员崇拜的范本。
每天做着排期、送达、速记、归档等“不用脑子的活儿”,基本每晚都要忙到快10点才回宿舍,同居密友兼同事申正权都看不下去了。
北大最要好的小姐妹要去美国了,当年她们一起到上海考托福,两年有效期也快到了。“走吧,我们一起走。”
听着这个当初对她影响最大的人的呼唤,余文玲犹豫着说:“我起码在杭州中院已有一个法官的坑了。”
见她不愿走,小姐妹最后留下一句“好吧,至少这个坑是干净的”,去了美国。
这个“坑”理论再次让余文玲从琐碎的书记员工作中看到价值所在,开始锁定“为中国法治事业而奋斗”的七彩泡泡。
第一年书记员结束,她在杭州中院荣立三等功,并成为每年新招录的书记员入职培训首选讲师。
法官陈中林 朋友骂他“不近人情 | 2010-12-23 |
王克伦: 从严管理保司法公正 | 2010-12-23 |
孙翠燕:从平凡事做起 | 2010-12-23 |
武凌:“大嗓门”的“调解经” | 2010-12-23 |
江西吉水法院退休法官刘学发:不忘初心 方... | 2010-12-23 |
法官陈平:把耐心做成一种品质(图) | 2010-12-23 |
陈平:法官对待当事人要“对症下药” | 2010-12-23 |
人民日报:陈燕萍的“能动司法”(下) | 2010-12-23 |
法官郭智:调解高手 地产专家 | 2010-12-23 |
“燃灯者”邹碧华(图) | 201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