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只有初中学历,却看得懂一般人视作“天书”的建筑图纸;他外表儒雅,一双大手却如钳子般厚实有力;钢筋打进墙,“胖瘦”难辨认,他却“一根筋”地要求钉是钉铆是铆……因为他把钢筋“玩”出了花样,不少人称他“钢筋大王”。又因他秉性耿直,有人送他外号“一根筋”。他就是山东省首席技师、高青恒昌建工钢筋班班长郭怀军。
“钢筋虽生硬、冰冷,但只要你摸准了它的特点、脾性,它就会变化出不同造型。”入行23年,郭怀军对钢筋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1992年,郭怀军初中毕业后被父亲逼着来到建筑工地,成了一名钢筋工。靠着勤奋加悟性,他很快成为钢筋班里的“尖子生”。
2008年,郭怀军被选中代表淄博市到济南参加山东省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赛前夕的封闭训练课上,郭怀军提高自己的模型制作标准,比国家标准还要高两个等级,并前后对比,强化记忆。初次参赛,郭怀军拿到了山东省技能大赛钢筋组的银奖。之后,郭怀军获得的证书摞起来有一尺来高。
“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筋工不只要会捆扎、下料,还要会看图纸,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锤炼自己。”1993年4月,郭怀军接手高青西开发区住宅楼工程 。按图放样,再试验。感觉差不多了,他安排工人打钢筋,可做起来发现那座钢架梁短了十几公分!2吨重的钢筋、12个工人3个工时,损失太大,教训太深刻!他懊悔没将图纸看明白。出师不利,郭怀军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抱着借来的书籍死啃硬记。经过几年摔打,他对钢筋的捆扎、看图、放样,无一不精。
2005年,建设青苑纸业大车间,单个车间5800平方米,有5面折线梁,横跨24米,横梁与承重立柱接点只有18厘米,连接环数多,钢筋型号多,尺寸变化大,此钢筋梁属典型的异形梁,加工难度极大。郭怀军说,接这个活的时候,施工方告诉他允许出现2毫米的误差。为了对建筑质量负责,他主动提出零误差的要求。
“零误差”,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开工前,他将12名技术骨干集合起来反复研究,最多的实验了20遍。钢架梁做出来了,不合格。重做,又不合格。他们连续拆了两次,用废了1800多公斤钢筋,终于绑出了完全合格的钢梁骨架。
前些年,有建筑商向他行贿,让他在钢筋上“做文章”。“只要动了歪脑筋,这建筑岂不成了豆腐渣、楼歪歪?钢筋工要有钢筋的性格。做钢筋工不能昧良心!”他说。
董志平:“钢筋”造就的农民工劳模 | 2010-07-31 |
不尽韬略绘巨制 | 2010-07-31 |
留守工地苦战“瓶颈” | 2010-07-31 |
农民工张恒明:“钢筋工王”光荣入党 | 2010-07-31 |
廉租房工地的农民工 | 2010-07-31 |
刘明强:小钢筋工胸中的大梦想 | 2010-07-31 |
高温下的钢筋工(图) | 2010-07-31 |
中铁劳动模范李红旗:工地“女汉子” 创下... | 2010-07-31 |
权仕良、谭宗媛:除夕 他们选择坚守 | 2010-07-31 |
农民工赛技能 | 2010-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