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乡村教师:拿什么来支撑这个光辉的职业?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坐标系中,“负重前行”似乎已经成为乡村教师特有的烙印。

  但,悲情叙事不该成为全部,责任与爱心也不该成为他们坚守的唯一理由。当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将教师分化为“城里教师”和“乡村教师”两个群体,当“苦”与“累”成为今天述说乡村教师的经纬,我们必须思考:今天,谁在乡村当教师?是什么让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他们的希望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何以安心坚守?

  所有光辉的职业都需要坚实支撑。又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在礼赞、致敬之余,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苦乐喜忧、光荣梦想。

  对话人

  安徽省某乡村小学校长 寸 木

  甘肃省武都区特岗教师 高进儒

  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 刘逸琼

  做一个安心的“摆渡人”

  记者:当老师这些年,在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改变?

  寸木:我是一个在农村从教30年的教师,从毕业分配到现在一直坚守在一个贫困的乡镇任教。1986年7月,我刚走向教师岗位时,所在的学校只有一幢教学楼,而如今,塑胶跑道、微机室、标准实验室一应俱全。以前,学生来学校要自带课桌凳,现在已经接受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些变化,都让人由衷地为农村教育发展点赞。

  高进儒:我和妻子都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八一中学的特岗教师,我们现在也有了“特岗宝宝”,同事们戏称我们是“特岗之家”。近些年,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实施了营养餐计划、阳光体育计划、留守儿童关爱计划等很多惠及农村学生的政策,极大促进了教育公平。

  记者:提起乡村教师,人们抹不去的印象是苦、是累。物质环境匮乏,为什么还选择坚守?

  高进儒:我们的到来,最受益的是农村的留守儿童——我们既是老师,也是父母。我和妻子经常在周末带学生去野炊,在山里享受美食,一起唱歌、看电影、跟远方的父母视频聊天。我和妻子说,孩子是留守儿童,我们是留守教师,我们要和这些孩子同命相连,互相取暖。

  刘逸琼:我有一个教育理想,不希望本该受着平等教育的学生因为农村或城市的分割被挑挑拣拣。我曾在假期走入偏远农村,感受到当地农村教育的困境,也深知一个优秀的年轻教师对于农村学生的重要性。农村的教师队伍质量再得不到提高,农村教育就将日渐弱化,教育之弱会成为农村发展的严重阻碍。所以,我就想安安心心地做一个“摆渡人”,看着农村孩子从知识的船上渡到他们想去的对岸。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