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4月25日晚上的第二届“齐鲁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刚刚从北京领奖归来的宁允展,到达直播现场的时候,新理的头发里还冒着细密的汗珠,望着星光璀璨的舞台有点不知所措。可是一拿出来自己精心制作的几个小物件,他整个人刹那间找回了工作时的那份从容和淡定:“我喜欢钻研,这样能让工作更高效。”
作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宁允展是国内第一位全手工研磨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的工人。“定位臂”是啥东西呢?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高速列车比作是一位长跑运动员,转向架就是它的“腿”,列车要跑得“又快又稳”,关键看它。而转向架和车轮的结合部分就是“定位臂”,人在奔跑时脚踝有多重要,“定位臂”对于高铁速度就有多有重要。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定位臂经过机器粗加工后,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一根发丝的直径。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操作技术经验。出身工匠家庭的宁允展,从小就喜欢手艺,在兢兢业业工作的第13个年头,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了挑战。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宁允展用极短的时间掌握了这项技术,打破了转向架生产瓶颈难题,从他手中出去的产品创造了10年无次品的纪录,为高铁列车的高质量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后,宁允展将目光瞄向研磨工艺。他反复摸索,试验了近半年时间,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采用分层、交错、叠加式研磨,将定位臂接触面织成了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这一研磨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目前,在国内能够在0.05毫米的研磨空间里进行定位臂打磨作业的,只有宁允展一人。
“工匠就是凭手艺吃饭,干好活儿是本分”。在发布仪式上,宁允展告诉大家,他自费购买了车床、打磨机和电焊机,将家里三十多平米的小院,一点一点改造成了一个小“工厂”,成为他业余时间钻研新工装、发明新方法的第二厂房。工作之余,宁允展潜心研究工艺改进和工装发明,做起了生产线上的“疑难杂症”处理专家。
“毫厘之间炼就神工绝技,千里追风点燃蓬勃青春”。扎根一线24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不求名,更不追利,而是一门心思钻研手艺,一串串数字居然也找到了满满的收获感——多年来,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贺洪梅 刘晓林)
宁允展:高铁研磨师 | 2015-11-10 |
大国工匠 匠心筑梦 | 2015-11-10 |
宁允展:练就一身绝招绝技 | 2015-11-10 |
宁允展:毫厘之间见“匠心”(图) | 2015-11-10 |
再归来——唤回渐被社会遗忘的匠人与匠心 | 2015-11-10 |
33 | 2015-11-10 |
工匠 | 2015-11-10 |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发布“最美职工” | 2015-11-10 |
10位一线工匠荣获“最美职工” | 2015-11-10 |
全国“最美职工”获得者扫描 | 2015-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