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劳动者之歌】
都说“年轻没有不可能”。在南方电网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参加工作仅5年的“80后”高级女工程师祝文姬,带领一个平均年龄29岁的科研团队,用4年时间,一举攻克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难题。
今年年初,随着“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国内第一条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无线充供电车道及示范系统在广西建成。这一成果,成功解决了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被国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权威专家称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具有技术引领作用”。
突破——从“有线”到“无线”
早在2011年,“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立项时,有线充电桩在国内已经问世,正逐步推广使用。但这种充电方式需要使用充电电缆连接充电机和电动汽车,操作繁琐、可靠性与安全性差,人们期待着更便捷、更安全可靠的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是否可行?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火,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科研机构都在积极研发相关技术,都想争先突破无线充电技术难题。
这一难题,落在了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这些年轻人的肩上。“科研就像一场赛跑,随时可能被别人抢先一步。”项目负责人祝文姬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加速前进,先人一步。
经过4年多的辛勤“奔跑”,这个年轻团队终于等来了收获——“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评审验收,电动汽车边开车边充电,或者停靠入站即可直接充电由构想变成了现实。
我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权威专家、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孙跃教授兴奋地说:“这项科研是我国首次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在电动汽车充电供电研究,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具有技术引领的作用。项目的实施,为电气化交通工具实时供电与便捷充电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攻关——“科研没有捷径可走”
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团队所有人的心血和汗水。
电动汽车充电从“有线”变成“无线”,如何甩掉传导充电的“辫子”?祝文姬和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将传统放置于地面的充电装置“埋”到地下,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来充电。
要实现这一创想,亟须克服一系列难题。寻找大功率材料和磁场聚拢首当其冲。为提升电能的转换效率,他们通过改变材料的大小、形状进行反复试验,但最终只达到75%的效率,离80%的目标尚有差距。
“5%的差距,意味着100%的努力。”项目助理专责欧世峰说。为提高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小型试验车道导轨切换电压的稳定性,把损失的那部分电能“堵住”,他们查阅了国内外数十万字的文献资料,然后做理论推导及大量的试验。
按照最初的设想,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33米长的小型试验车道要一直通电。祝文姬建议将车道分成12段,如同“小桥搭板”,分段供电,解决了分段供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然而,就像“打怪通关”一样,问题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跳出来。去年底,验收日期迫近,却因厂商疏忽,车道盖板比原来定制的尺寸厚了2.5厘米,项目不得不申请延期一个月验收。
协作——难能可贵的团队精神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设备仪器是冰冷的,科技研究是乏味枯燥的。然而,科研实验过程中,学术氛围、技术挑战等等带来的快乐,将这些年轻人紧紧聚集在一起。
精诚协作,是这个团队的核心精神。在研究工作中,他们经常面临推翻重来的挫折。研究所负责新能源应用的专责肖静说,每一次试验,都是在实验室里调试成功后再到室外进行。但室外天气多变,实验室通过的方案到室外往往一下子就被推翻了。为了检验线路防水防潮的效果,他们模拟连续暴雨时电路板泡在水中的情形,将设计好的电路板直接丢进水里浸泡然后充电,前后进行的试验次数,数都数不清了。
面对一次次的反复折腾,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始终毫无怨言。“科研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推广应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哪怕发现一点点的缺陷,都得推翻重来,就像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点儿都马虎不得。”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让祝文姬和团队走向了成功。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许乃显)
【劳动者之歌】统筹规划显智慧 | 2009-04-30 |
戴景明:农民工信赖的带头人 | 2009-04-30 |
唱响劳动者之歌 共筑“中国梦”之魂 | 2009-04-30 |
李斌:从“小学徒”到大学教授 | 2009-04-30 |
“铣工王”马跃辉:做精雕细琢的劳动者 | 2009-04-30 |
刘志胜:干研发就是自讨苦吃 | 2009-04-30 |
全国劳模巨晓林:不忘初心的“小巨人” | 2009-04-30 |
北京卫星制造厂郝春雨:守望夜空里的中国之星 | 2009-04-30 |
祝文姬:开启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的美好时代 | 2009-04-30 |
国企“创客”祝文姬:让全球感受到中国的无... | 200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