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大气环境的“哨兵”,“一群像野猪和山羊一样的人”
//www.workercn.cn2016-11-14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我们的‘魂’在山上,我从未想过要离开”

  一场秋雨过后,登上监测站顶楼远眺,山林浸润更显苍翠,远处峰峦连绵起伏、云雾氤氲,溪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峻岭之间。

  作为全国16个大气背景值监测站之一,武夷山站站房海拔1139米,地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边缘,远离人类活动和污染源地区,周边气流活跃,可以精确反映华东五省一市的大气本底状况。

  “九骡马铃声永留青山,八儒士汗铸气站一座。”一幅刻在凉亭上的对联,诉说着建站之初劈山筑路、白手起家的艰辛。

  1999年,刘兰忠从部队转业后,就接手了这块“烫手山芋”。当时,国内尚无成熟的建站经验可以借鉴,又面对武夷山苍茫林海的阻隔,在别人看来,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刘兰忠从来没有退缩。要在植被茂密、岩石坚固的山林里,硬开出一条路,他找来骡马工程队,九匹骡马与机械队联合作业;不通水不通电,他发动战友帮忙,四处打听解决办法……

  建站最初的八位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半年的拓荒之后,一条三米多宽的山路轮廓日渐清晰,一座崭新的监测站房平地而起。

  经过十多年耕耘,武夷山站已在业内有了名气。2016年1月至8月,武夷山站各监测项目平均有效数据获取率达98%,在国内走在前列;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机构,也向武夷山站伸出了橄榄枝,发出合作邀约。

  然而,在声誉日隆的同时,武夷山站也面临新的难题。因为工作环境枯燥,近六年来已经有八个年轻人离职,这让即将退休的刘兰忠忧心忡忡。

  有人离开,也有人选择坚守。谈及未来打算,已经进站11年的苏彬彬说:“我们的‘魂’在山上,我从未想过要离开。”

  在摩天岭半山腰,一块巨石上刻着两个鲜红大字“气魂”。“这块石头长久屹立在这里,我把它看作一个长者,我觉得它看得到站里点点滴滴的变化。”刘兰忠说:“即使人离开了这里,这块石头也不会倒,我们的‘气魂’永远都在。”   新华社福州新媒体专电(新华社记者王成)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