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他们从冰川、冻土、沙漠中“掘金”(图)
//www.workercn.cn2017-05-15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他们从冰川、冻土、沙漠中“掘金”

记一群扎根荒原的科研“追梦人”

▲在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一高速公路边建成的尼龙网治沙方格护坡上,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中)在与团队成员测量沙生植被生长状况(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郭刚摄

  新华社兰州5月14日电(记者任卫东、谭飞、张文静)冰川、冻土、沙漠,是令人生畏的“苦寒之地”,却也是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天然实验室。在祖国辽阔的大西北,有一群寂寞的“追梦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行走、蹲守、常驻在人迹罕至的高原、荒漠,扎根冷僻地,甘坐“冷板凳”,聚焦“冷门”学科,几代人接力,用知识、汗水甚至生命,不断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他们,就是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

  康世昌,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一次冰川科考途中,他和3名同事遭遇风吹雪。风雪如刀,眼睛根本睁不开,扎好的帐篷找不到,在冰天雪地里,4个人愣是站了整整一晚。“冰冻圈人的野外科考都可能遭遇危险,有人甚至在绝望中写好了遗书。因为热爱,我们一直坚持。”康世昌说。

  赖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被称为解码高原冻土难题的“魔法师”。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海拔4648米,是世界高原多年冻土区第一长隧道。有一次在尚未打通的隧道里对冻土取样,缺氧加上隧道通风不畅,赖远明突感头痛剧烈,呼吸困难,被送下山时还一路呕吐不止,可谓“死里逃生”。“冻土工程研究就像一座挖不完的矿山,我和同行们要挖山不止,一根筋走下去。”赖远明说。

  屈建军,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被同行和学生们称为“大漠游侠”。一年里,他有大半时间都在野外,“一刮风就要上沙山”。30多年来,他在沙漠科研途中曾两次遭遇车祸,至今手臂上还装有固定钢板,现在每晚睡觉都要佩戴呼吸机。“我就是对沙漠奥秘太热爱,根本停不下来。”屈建军笑言。

  水、草、粮,这些研究领域也成为西部科研工作者独特的人生舞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及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以集水农业为核心的雨水高效利用思路,为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在集水农业理论支撑下,甘肃农技部门创新性提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利用覆膜使玉米成为旱不倒的“铁杆庄稼”。借助这些技术创新与突破,如今,我国西北旱地农业区从过去的粮食输入地一跃而变为粮食输出地,成为全国粮食产量增速最快的地区。他们的研究成果还走出国门,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示范、推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