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展示中国工会作用和地位的窗口”(组图)
//www.workercn.cn2013-10-10 07:11: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职工书屋”为外来工搭建精神、文化帮扶新平台

    创新劳模管理体制和办法,做大劳模品牌

    “我们终于圆了大学梦!”“非常感谢工会组织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实现梦想。”截止到至2013年秋季,已有上千名在天津生产和建设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各类先进模范职工,经过“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大学劳动模范学历班”近3年的精心培养,完成了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获得了天津大学的毕业证书。

    “关爱劳模,不仅要有鲜花和荣誉,更要为他们提供‘充电’的机会。”从2008年春季开始,天津市总工会和天津大学共同创办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市级劳模班”,“劳模班”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57岁,最小的也有25岁。他们所学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等。学费平均每年约为4000元,但无需自己负担,天津市总工会和工作单位各出一半。

    43岁的外来工劳务队长戴景明,如今是一家千余人的大型劳务公司的经理,当选全国及天津市劳动模范,并被评为60位“感动天津人物”之一。他觉得,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了企业经营的拓展,于是重回课堂。他说:“不仅工作中当劳模,学习上也要当模范。”

    日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大港油田采油五厂油水井管理五组组长尤立红,和单位13名全国和天津市劳模一起高兴地领到了天津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尤立红说,两年半大学生活让她“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定义我的变化。”这位曾经的采油女工话语中透着一股自信劲儿。

    据了解,绝大部分劳模班学员在毕业后仍然做回了“老本行”,他们把所学知识带回单位,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和过去‘老黄牛’式的劳模不同,当代的劳模应是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的综合人才,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丰富的文化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继续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天津市总工会一位领导这样说道。

    针对农民工劳模迫切希望成为真正天津人的需求,天津市总工会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公安局三方联动,为11名市级以上农民工劳模办理了入住廉租房和落户手续,使这些在天津工作多年的农民工劳模和家属喜迁新居,成为天津新市民。

    在河东区彩丽园,记者见到了这些农民工劳模。多年的梦想成真,使刚刚成为天津新市民的这些农民工劳模和家属激动万分。“真是双喜临门!我的梦想就是融入城市,这回有了房、落了户,真正成为城里人了。”今年45岁的农民工劳模谷和新说:“我从山东省庆云县到天津当保洁工27年了,现在工会等部门帮我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我们一家终于可以在天津团聚了!”他紧紧地握住廉租房钥匙和户口《准迁证》,说自己过年都没有这么高兴。今年30岁的农民工劳模邸盼虎,一家三口在明亮、温暖的新家里乐得合不拢嘴,今年6岁活泼可爱的儿子,请客人看自己的新房和小床。邸盼虎兴奋地说,出来打工10多年了,现在终于可以接老人来住了。

    据了解,农民工劳模来津务工时间大部分都在5年至20年之间。他们有的婚后分居两地,有的家属随同来津打工,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问题,成为他们的“心病”。为此,天津市总工会等三部门实施了配租廉租房与户籍入津一并办理的办法,突破了农民工劳模没有自己的住房不能办理户籍,没有本市户籍不能享受配租廉租房的规定,在前年安置7户农民工劳模和家属的基础上,去年又为11名市级以上农民工劳模办理了入住廉租房和落户手续。

    最近,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天津钢管公司乃至全天津市都“火”得不得了。这是因为,这个工作室突破了“单兵作战”的局限,让“劳模”称号不再是“个人光环”,而是变成了“财富金矿”。成立一年间,该工作室现场“出诊”50余次,提供技术咨询300次,攻克电气设备疑难问题20多个,总结形成了“李刚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先进操作法,并多次获得企业科技成果奖。

    日前,记者从天津市总工会获悉,为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天津353个以劳模为引路人创建的“创新工作室”,正在引发各行各业职工掀起技术创新的热潮。这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市形成了一个个攻关团队,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和团队的方向标。劳模创新工作室“榜样引路”在天津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以往,一些企业虽然出了劳模,但没有及时给予政策、资金、场地上的支持,导致一些劳模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为此,天津市总工会积极推动企业为劳模度身定做“工作室”,让企业为劳模发挥作用和效应创造更多条件和资源,使劳模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引领更多职工一起进步。

    没有机制保障,劳模创新工作室仍是“空中楼阁”。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劳模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天津市总工会专门下发了《实施办法》,要求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企业,为其配备专业技术、学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团队,提供活动场所以及专项经费,并形成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孔祥瑞劳模工作室、杨宝连劳模工作室、袁滨渤名师工作室……越来越多熟悉的劳模名字走进视线,在基层在一线生根发芽。“他们当中,有企业高级技师、有人民教师、有生产一线工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劳模工作室正成为天津各个行业的一面面旗帜。天津医药集团目前共创建了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带动集团整体发展树立了标杆;天津电力公司先后成立1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专利30余项,申报待批专利40多项,创新项目可计算的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多万元。

    天津各行各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榜样引领”,使天津市形成了创新的热潮,一个领军人物往往会对团队产生重大影响,一个领军人物往往因为有了团队的支持而迸发出更大的力量。工会力推企业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天津市引起的反响巨大。不少企业称,再遇到难题不怕了,因为有了“劳模工作室”这个“智囊团”;许多劳模称,感觉更有用武之地了,因为创新的天地更宽阔了;企业职工称,更有目标、有勇气、有信心进行岗位创新了,因为榜样就在身边。

    天津工会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凝聚着天津各级工会的辛勤和汗水,记录着天津工会坚实的足迹。近年来,天津工会不仅夺得了一批全国工会工作单项冠军,而且其创造的许多新思路、新模式、新成果输向全国各地。到天津工会做客的中外人士可谓络绎不绝,天津工会被全总领导称为“是展示中国工会作用和地位的窗口。”而擦亮这个窗口的正是天津市工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

    天津市各级工会组织用无可置疑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在创造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