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企业里,员工创新经常是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而眼前能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才是人人都十分关注的现实。由此,一些企业会担心:创新成果出不来、用不好怎么办?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怎么办?甚至有人认为,那些“高大上”的创新费钱还不一定有用途。
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个过程不仅考验着员工的信心,也考验着管理者的心态。给创新多一些制度上的弹性空间,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创新环境,让员工少一些创新的后顾之忧,这些不仅更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也更容易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因为只有创新了,企业才能发展”。
创新可能会“犯错”,创新也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最终“一无所获”。面对这些,宣坤和他的BIM团队并不担心,因为单位的领导告诉他们:大胆尝试,不用过度担心结果。
“我很喜欢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我对此也很感恩。”宣坤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作为安徽同济建设集团BIM中心主任,宣坤也以他的成绩回报了企业给他创造的机会。去年,在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举办的第三届BIM技术技能竞赛中,宣坤和他的伙伴们获得了团队一等奖。在高手如林的这项技能竞赛中,一家民营企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在企业里,很多员工创新短期内并不一定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益,经常是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企业能否给创新多一些制度上的弹性空间,让员工少一些创新的后顾之忧?
正在项目工地上开展研究的BIM中心团队。 受访者供图
这项主要由一线职工参与的施工工法创新,每次塔吊安装施工可节省费用3~5万元。 受访者供图
自由的氛围更容易激发创新潜力
BIM是一种三维立体的建筑信息模型,当BIM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内还处于比较陌生的阶段时,宣坤就已经开始初步接触这项新的技术应用。但是,大家都很担心:用不好怎么办?万一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怎么办?
这种担忧在公司管理层内部蔓延,并且也引起了“做还是不做”的争议。毕竟,作为一家民营建筑企业,眼前能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才是人人都十分关注的现实。老一代建筑人的观点很简单:高楼大厦从来都是这么一点一点垒上去的,那些“高大上”的科技“费钱还不一定有用途”。
70后安徽同济建设集团董事长吴晓东力排众议: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压力很快转到宣坤这一边。“具体应用时会遇到很多困惑,既没有详尽的材料提供指导,也没有过去的或同行的经验作参考。”
政策的弹性此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公司提出,对BIM中心的管理方式可以与其他部门很不一样,简而言之,就是“很宽松”,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地尝试。
这种“宽松”可以从中心的一些硬件配置上得到验证。去年,BIM中心提出想更新一批电脑。按照以往,这种固定资产的配置更新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审批流程。令宣坤感到意外的是,从提出想法到想法最终落地的过程“快到让他没有想到”。
2018年,怀揣BIM技术研究梦想的郭坤,从故乡河南只身来到合肥,入职同济,加入宣坤的BIM团队,成为了一名向往已久的BIM工程师。
郭坤十分珍惜这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学习平台,在工作中,他虚心好学,不断向高水平的同事看齐,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努力提升自身BIM技术应用技能。同时,他积极配合项目部,推进BIM技术与现场施工相结合,将BIM技术落地到施工实践中。
经过连续多日的深思讨论,郭坤最终精准设计了现场各类管线排布模型,项目的所有机电管线得到精准排布,大大降低了项目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提高了项目效益,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实际与模型精确对应。
“年轻人喜欢这个氛围,这种自由的氛围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集团总工程师马兵辉说。
在第三届BIM技术技能竞赛中,施工类的参赛选手一半以上来自国企。比赛前,马兵辉告诉BIM团队成员:“不要紧张,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比赛结果不仅令参赛队员们惊讶,也让整个参赛的同行惊讶。宣坤的BIM团队包揽了此次大赛施工类团体一等奖及个人前三名,而个人第一名获得者就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郭坤。“这个结果最起码可以为我们之前的想法提供一个佐证,让年轻人大胆往前闯就对了。” 马兵辉说。
创新中要允许员工“犯错”
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个过程不仅考验着员工的信心,也考验着管理者的心态。
“创新意味着面临空白,常常会因为很多天没有找到好的思路和途径而感到无比的压力和困惑。”宣坤说,前一段时间,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结合二维码和可视化编程的形式,更好地简化对建筑构件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面临着从未面对的知识领域时,哪怕是老板一句温暖的话,对我们的鼓舞都是巨大的。”
马兵辉说,集团某些科技孵化、科技创新“花了很多心血,走过很多弯路,也经过很多挫折”,甚至有些定项的项目,因为某些意外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这些失败,对团队的信心打击很大。这个时候,企业所能做的,就是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并且坦然面对各种失败。”他说,失败了,固然有员工做得不够的地方,但是只要把不够的地方弥补上,一定允许这样的“试错”。
去年,这家企业创新了一个联合塔基基础安装的施工工法。因为这个新的工法,公司在每一次塔吊安装过程中,都能直接节省3~5万元。
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型号塔吊,以及各种型号的转换。大塔与小塔,每次安装与拆卸之间都会有个安拆费用。团队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想着如何解决。最终,他们通过一次预埋的方法,按照工期提前把预埋件一次性安装好,既节省安拆费用,也能节省工期。
“这个创新的过程同样经历了多次的‘试错’,但是公司的态度很坚决:只要愿意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就坚定支持。”马兵辉说。
再进一步,还可以创业
在宣坤和他的BIM团队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之后,公司不仅给了他们物质奖励,而且把他们的奋斗故事拍成微电影,在通过各种方式广泛传播。
更关键的是,BIM技术应用在全公司得到了普遍认可。一个显著的标志是,BIM中心从原来的集团下属科技公司的一个子项目团队,跃升为与科技公司、技术中心等“五大板块”平行的一个核心业务部门。
吴晓东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让员工站在老板的肩膀上前进。老板不能成为员工的天花板,而要成为他们进步的台阶。”
对此,吴兵辉感受同样深刻。他觉得,未来,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一定要依靠自身实力的强大。“公司为什么希望全员创新?因为只有创新了,企业才能发展。”
公司有个吊装队,在2014年刚筹划成立时只有几个人,而且全是农民工。短短几年时间,这支队伍从几个人发展到上百人。就是这样一支基本由农民工组成的队伍,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技能大赛并获奖。
“氛围好,就有动力。”曾经在这个吊装队从事管理工作的安徽同济建工集团工会主席刘长丰说,这个队伍刚组建时,公司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农民工培养成现代化的产业工人。
在公司BIM团队逐步成长壮大的时候,公司同样有个想法,给这个团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公司为他们提供资源并作为坚强的后盾,鼓励他们“创业”。
吴兵辉说:“公司这么‘开放’,就是为了夯实他们的能力、水平和创造力,最终等到他们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我们就用机制和制度让他们生根发芽。”
记者手记
少一些后顾之忧,多一些一往无前
同样是搞创新,宣坤和他的BIM团队是幸运的。
在创新投入巨大且前途未卜的时候,老板说:大胆创新。在创新屡败屡战备受打击时,老板说:没关系、向前走。在创新取得成功收获喜悦时,老板说:再进一步,还可以创业。
不得不说,宣坤遇到了一个好的企业,也遇到了一个好的老板。
我曾经在一家企业里采访时遇到这样一个状况,职工在创新中需要为自己的创新想法“打样”,而“打样”需要一笔费用。钱虽然不多,但是按照企业的相关制度,这笔钱是“找不到出处的”。不得已,员工只能另辟一个打擦边球的蹊径来筹资。最终,为了企业的创新,员工不得不冒着受纪律处分的风险。
宣坤身处一家民营企业之中,管理上相对松散,却也因此少了很多制度框架的羁绊。只要老板乐意支持,宣坤和他的团队在创新的道路上就用不着患得患失。
不过,并非所有的老板都能对职工创新如此开明开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和搞农业有点相似: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没有放眼未来的长远眼光,如果没有允许职工“犯错”的包容心态,创新还是很难的。
给创新多一些制度上的弹性空间,让职工少一些创新的后顾之忧。对创新有着如此兴趣和爱好的宣坤们,能不一往无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