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经济社会系统是遵循自组织规律发展的动态系统,系统的有序运行,一是离不开外部物质、能力、信息的输入,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二是需要系统内部要素有序发展,形成内部大循环。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这个系统来说,“国内大循环”真正的机会在广大职工身上,目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数量达到3.9多亿人,涉及家庭人员10多亿人,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就是职工及其家庭成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节。从生产端来看,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职工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社会大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从消费端来看,职工及家庭是社会消费主体人群,职工家庭的消费能力和动力决定了消费市场的规模和持续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形成经济“国内大循环”内需体系,需要从职工视角,增强职工发展能力,提升职工家庭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
就经济发展而言,企业家是经济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他们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必不可少;他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活跃因子;他们的动力能够在社会系统自组织过程打破“平衡态”,带动社会创新和发展。但也要看到,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组织,目的就是赚钱,哪里赚钱就去哪里,哪里有市场就去哪里,这是企业本质属性。所以,不能指望企业家只讲情怀而不赚钱,这不现实也不可能。只有内需市场良性循环,国内内需市场庞大,企业家们就会安心继续在国内做企业。而其前提在于国内大循环的内需体系真正形成,基础在于职工群体是不是有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职工有没有劳动再生产能力,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是消费能力和信心的基础。
要想形成国内大循环,就必须重视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和再生产能力。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系统处于计划经济“平衡态”,一要开放,接受外部物质能力信息输入;二要靠活跃因子打破内部的“熵增”。因此,经济发展是靠资本输入、产品输出模式的增量式经济,精英企业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现在面对的是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即外部输入输出出现了问题。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需要重新建立有序动态循环。因此,要依靠盘活存量的国内大循环发展经济,这既需要精英企业家讲情怀,放眼长远,安心做内需产品和服务;也需要走群众路线,把经济基点放在增强国内消费能力和信心,提升广大劳动者生活质量上,用保障、发展劳动者权益的方式让他们能消费、敢消费。
我们相信,只有把近4亿职工的生产动力激发出来,把10亿职工家庭成员的消费能力和信心提振起来,把职工的生活质量提升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根本基础,才能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