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打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张锐
//www.workercn.cn2017-12-1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何利用互联网,不断尝试新的路径,在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等方面下足功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各级工会来说,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据近日《工人日报》报道,在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中国国防邮电职工技术协会日前主办的“2017国防邮电产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服务中心”正式上线。

  这是一个覆盖成果转化全流程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网上交易平台,集成了职工创新成果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具备成果展示评估、需求分析对接、项目洽谈竞价、交易融资孵化等功能。可以期待,它将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介和供需对接,实现成果签约和转化,有望打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当下,全国工会正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这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服务平台的上线,为工会组织更好地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开启了新的思路,也为工会工作借力互联网实现“四两拨千斤”做出了有益探索。

  其一,该中心在技术创新“供需双方”间搭建起桥梁,使职工技术创新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成为可能。近年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现出的含金量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就在上周,一项职工发明专利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国内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进步领奖台上,一线职工的身影也不断出现。职工技术创新涉猎范围广泛,一些甚至是重要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但由于缺少推广转化的渠道,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对企业来说,在优化结构、产业升级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增,但“大海捞针”或花大力气自主研发,成本高、周期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服务中心”的上线,有望实现资源充分有效配置,助推企业创优创效、升级转型。如果这样的平台更多且收到实效,无疑会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整体进程。

  其次,该中心的出现,让职工平等享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收益成为可能,有望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获得感。近年来,让职工发明家“有名又有利”的呼声不断,各地工会也在不懈努力。上海市总工会联合多部门下发文件,明确建立职工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规定职务发明人将获得不低于一定比例的发明成果转化收益。重庆市总工会打造的“渝工娘家人”APP,其“渝工创新”板块也在对接企业和职工供需、实现智力分享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尝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职工技术创新“出力与获利不对等”状况依然较普遍存在。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服务中心”网上平台,将有助于用市场化的手段帮助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找“婆家”,助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建立完善,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此外,工会利用互联网助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将在相关产业及更广范围展现一线职工的技术成果和创新能量,引领更多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创新,激发职工提升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强大内生动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当然,借力互联网搭建服务平台仅仅是一个起步,未来如何有效运作,使其更好地号准职工需求的脉搏,提供符合职工特点的服务,仍考验着工会干部的能力和智慧。

  当前,各级工会正大力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如何利用互联网,不断尝试新的路径,在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等方面下足功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各级工会来说,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