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农村回不去,城市难融入”是个伪命题
何勇海
//www.workercn.cn2015-07-07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深圳市总工会主持的一项“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农村,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农村回不去,城市又难以融入,不少外来务工群体都存在身份认同危机。(7月6日《南方都市报》)

  在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眼里,乡村确实是回不去的乡村,城市确实是扎不下根的城市。然而在我看来,“农村回不去,城市难融入”其实是新生代农民工顾影自怜的伪命题,至少只说对了一半。

  新生代农民工真的回不去农村?恐怕不是。他们之所以自认为回不去,一曰“不会种地”。深圳市总工会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有务农经历的仅占14.6%,没有务农经历的却占85.4%.这85.4%的新生代农民工称得上是没有务农常识和经验的“中国式农民”,仅在户籍上保留了农民身份。然而,种地并非很难学会,务农经验也可从实践中得来。只要愿意种地就能学会种地,要知道,在过去,哪怕一个目不识丁者,也能成为种庄稼的好把式。

  二曰“无地可种”。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风起云涌,农村确有部分土地被征用,作为“非农化”与“非粮化”开发;或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被流转给种粮大户或城市下乡资本。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中城市郊区农村以及小城镇周边。在其他更为广大的农村,仍有大量土地因劳动力资源流失而不同程度地抛荒,比“无地可种”更真实、更让人忧心的是“无人耕种”。“无人耕种”的农村,难道新生代农民仍然回不去?

  说穿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并非是“农村回不去”,而是“不愿回农村”。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要高一些——据深圳市总工会调查,在他们当中受过初中教育的占33.7%,受过高中教育(中专/中技)占44.9%.因此,比父辈读书更多的他们,自然也比父辈更热烈地渴望城市的精彩生活。何况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收入低,父辈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给他们留下了辛酸的阴影,又岂肯轻易回农村去?

  看待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危机,需实事求是地归因,不能认为他们觉得“农村回不去”,就是真的回不去。事实上,这些年,为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市民化努力,很多地方已在大踏步推进,农民工仍然感觉非城非乡,是“钟摆”于城乡之间的“两栖人群”。这表明,解决“农村回不去,城市难融入”的问题,不一定非得将他们市民化,使其获得在城市安居乐业的机会,否则“大城市病”与“谁来种地”的矛盾将更为尖锐。

  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用相关的制度设计,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回农村创业乃至“半耕半工”的意愿。比如将企业搬迁至中小城镇,引导农民工离土不离乡,到中小城镇就业;比如在农村“因村制宜”发展集体经济,栽好“梧桐树”引得“凤还巢”;比如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办回乡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公益培训班,使他们既在城市“留得下”,又能够“回得去”,年轻时他们有在城市打拼的资本,年龄大了,困了倦了,应该会落叶归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