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技能培训“短视”症当如何化解?
方小川
//www.workercn.cn2015-07-27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安徽省政协工会界别的部分委员调研指出,一边是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才,一边是农民工抱怨企业招工门槛过高,按理说,技能培训应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是一谈到培训,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民工,两边的积极性似乎都不太高。(7月24日《工人日报》)

  为什么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呢?站在农民工的立场上,首先是培训影响收益。农民工都是很实际的群体,出来打工就要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而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拿计件工资,参与培训会影响干活,影响收入。即使参加培训能得到补贴,但数额远抵不上误工损失。其次,培训内容不实在。部分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认为,学校开设的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需要脱节,上课“满堂灌”,缺少实操训练,动手机会少,实际能力提升有限。还有的农民工认为,不少企业自行组织的培训往往很难得到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内的普遍认可,很难给农民工带来直接好处。

  但站在企业立场上看,有些企业担心付出了很大心血,却得不到相应回报——怕一些职工“羽翼丰满”,另择高枝,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有企业就指出,“培养一名熟练的数控车床工一般需要5年左右,而这5年的培训很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这种担心投入和产出不相称的局面,和农民工的心态何其相似。

  可见,难招到有用人才和不愿意进行培训的尴尬困局的出现,企业和劳动者都有责任。企业管理者和农民工都怕吃亏,结果只好双方都吃亏。人才的成长,肯定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客观地说,人力资源的培训,事关国内产业的提升与长远发展,尤其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对人才培训的需求更是如此。因此,出现这种局面,不光是农民工等劳动者短视,也有企业的短视与急功近利。

  按理说,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才能提高生产服务效率,减少工作失误,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障产品或服务质量。对员工来说,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收入提高的基础。但双方都不愿意努力,结果必然是双输。

  而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用工市场出现的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失灵。要化解这种被动局面,只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发挥作用。当然,化解这种局面,并不是要政府直接出面去搞培训,毕竟政府并不完全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培训出合乎市场需要的人才,一是靠各种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二是鼓励企业自身搞培训。激励企业和培训机构从事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让企业有培训技能性人才的动力,不怕因培训费心费力而鸡飞蛋打。

  对于参加培训的人来讲,要让他们看到培训的好处,为此,要切忌走形式主义,让培训者对于技能的提升和收益的提高,都有明显感受。对那些“满堂灌”和培训内容与需要脱节的培训,要坚决摒弃。

  只有企业和劳动者都能从技能培训中看到好处,搞培训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才会双方提高,从而达到良性循环。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给出优惠政策,让企业有动力去培训人才。政府也要在人力资源的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多数人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训,这对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必不可少。做这个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在各自的角度上努力行动起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