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老有所养”应有农民工一席之地
张西流
//www.workercn.cn2015-09-08来源: 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连日来,记者在广州、深圳、佛山与东莞四市,走访了多位45岁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试图以田野调查、个案调查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形式,还原他们的生存、养老现状——他们回家了吗?他们还在异乡打工吗?工作了几十年,他们能像“城里人”一样退休吗?他们能顺利领到养老金吗?他们老有所养吗?

  此前据媒体报道,当下高龄农民工,大都从事劳动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高的第二产业或低端服务业,有的靠吃肉来补充体力,有的将白发染黑“求工作”,令人心里隐隐作痛。由此,也暴露出了农民工群体的生存困境。特别是,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更令人忧虑,成为当下不得不面对并加以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农民工养老问题,尚未纳入法律保障体系,因而没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尽管一个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制订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早在2009年便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时至今日,仍然迟迟不见出台,不仅削弱了企业为农民工投保的自觉性,也损害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4年,50岁以上农民工在总量中的比例达17.1%,人数已超过4600万。此前,因欠薪、工作环境差等问题突出,养老等社保困局未得到普遍重视,而随着农民工年龄的递增,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而30多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可见,“老有所养”,应有农民工一席之地;农民工养老,应尽早纳入法律保障体系。

  首先,加快《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出台,将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范畴,促进其在务工地稳定就业,择地养老。同时,还需要一系列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等细则强力跟进,重点解决跨省流动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问题。比如,尽快实现一卡通,实现全国结算,解决农民工转保难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将社保资金统筹收缴,统筹发放,既避免地方做假账,侵占挪用社保基金,又利于参保户转保。特别是,农民工退休养老的地点,应该是可选择和可调换的,他们的退休金应由他们选择的“退休养老地”发放,待遇水平按各“参保地”的省级平均水平和缴费年限计算,这对解决“异地养老”问题大有好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