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国际护士节,意在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今年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纪念这个节日,更具鲜明的现实意义。我们既要在国际护士节对“白衣天使”们道一声“感谢”,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理解、关爱和尊重,以此激励护士们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向上的文明风尚。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救治上,我们常讲“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恰恰说明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从2003年的“非典”战疫,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到2020年的阻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包括日常为百姓服务的平凡岗位上,随处可见他们护士的身影,护士群体的辛劳人所共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不负重托,英勇无畏冲向国内国外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为打赢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关爱护士凝聚携手共同战胜疫情的力量。据了解,在我国援鄂医疗队中,就有七成为护士。在疫情救治一线,护工和后勤人员不便进入隔离区,患者生活照料、搬运氧气瓶等活,都落到护士肩上。患者无亲人陪伴,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护士不仅要用专业的照料帮助患者治疗生理疾病,还要以拳拳爱心去抚慰受伤的心灵,平时的“七分护理”到了抗疫期间,又多了几分操劳与沉重。
对护士理解支持要上升到职业的尊重。护士人手缺乏,是国内外面临的共同难题,其根本原因是护士社会地位不高、从业环境差、薪资待遇低,等等。护士承担了过重的抗疫任务,特殊时期,这一点可以理解,但这个担子不应再挑进平时的工作当中,成为护士的日常负重。去年5月召开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将2020年指定为“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健委、人社部、财政部通知,就改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提出要求。显然,这些举措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护士职业存在的短板,从制度上给予特殊关爱。当护士职业赢得他人羡慕,关爱护士才算见真成效,“人人享有健康”才会具备坚实基础。
护士队伍也要在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中自我完善,展现新风采。南丁格尔所说,护理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要靠高洁的“护风”和高尚的“护德”铸就。这就决定着护士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发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从事护理工作25年的“中国好护士”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于井子认为:护理并非单纯的医学科学,它更是美学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体,并独创了“八心人性化护理法”,即病人入院热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述说耐心听、病人疑问细心答、病人需求尽心帮、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诚心送、困难病人留心访。通过“八心”把“认真”融入护理服务细节之中,展现仁心仁爱,成为“中国的南丁格尔”。
经历新冠疫情,尊医重卫的氛围越来越浓,也将成为更加关心护士和重视护理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坚信,给予护士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将激发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的自觉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书写更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