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天是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
每到儿童节前夕,包括工会在内的社会群团组织有个好传统,给孩子送快乐。今年也不例外,各级工会慰问困难职工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少儿、留守儿童,有条件的单位,工会还组织职工的孩子搞联欢活动,也有工会组织外出务工人员给家中的娃娃写家书活动。
笔者曾在灵宝看到有家国有企业工会有个规矩,女工委把所有单亲母亲作为扶助对象,六一儿童节,单亲职工家庭的孩子是工会慰问对象。工会的同志对笔者讲,单亲职工家庭总是比正常家庭多一份困难,最重要的是孩子少了一份教育和关爱。在特殊的节点,比如儿童节,单亲家庭孩子可能更敏感,去单亲职工家庭慰问,就是让孩子知道还有很多的人关爱他(她)。
笔者曾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县级市总工会主席在儿童节期间,到农民工家中慰问留守儿童。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躲在奶奶怀里,既好奇又怯懦地望着来访的人们,当她看到工会同志带去的慰问品和慰问金时,笑了。市总工会主席讲,他们那个地方,过去农村人很少外出打工,大多靠着一亩三分地的收成安居乐业。但后来种粮食收入太低,农民谈不上“乐业”了,2000年之后,外出的农民工逐年成倍增长,留守儿童也多起来。
信阳地区是河南的“南大门”,也是革命老区,革命老区都不会是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信阳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多,出现了留守儿童多的现象。因此,信阳很多小学针对留守儿童多的问题,建立了留守子女俱乐部。2010年6月,信阳市平桥区总工会主席讲,全区7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有16.8万人,留守儿童达3万多人,农民工向区总工会说的最多的一句心里话是:“孩子是我们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所以,工会关心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成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大事项。只是关爱不能全部代替亲情。在平桥区一所小学校,笔者问一个小男孩儿最喜欢什么节日。他没说儿童节,而是说春节,因为春节爸爸会从北京回到他和妈妈身边。
对于儿童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生活依靠、做人的启蒙老师和亲情的快乐源泉。中国式的家文化,历来把阖家团圆视为幸福的体现。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农村空心家庭”的景观?恐怕不只是贫穷,而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的问题,需要经济发展去解决。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很多农民工就近就业,城镇户籍改革,推动了阖家团圆的实现。
虽然工会组织决策不了经济发展的模式,也难以改变职工对生活模式的选择,但工会关心留守儿童,关爱单亲职工家庭的孩子,即使不能替代血缘构建的亲情,却是对亲情缺失的弥补,可谓功德无量。因为孩子是未来,让孩子从小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未来”才可能阳光。
沈阳日报:灭亲之人有何“大义”可言 2010-12-30 |
邓 为:谁来为“常回家看看”创造条件 2011-01-06 |
人民日报:让“节庆式孝亲”日常化 2012-02-09 |
欧阳崧:“血拼节”,多陪陪孩子才最珍贵 2012-05-31 |
任小康:300颗土鸡蛋孵出的是亲情正能量 2013-02-07 |
交不起学费大学生告父母? 2013-08-28 |
雷泓霈:亲情关怀纳入政府议程值得肯定 2013-12-03 |
杨 涛:拒绝啃老的破冰意义 2014-07-31 |
房清江:“逼母弃二胎”折射家庭结构单一的... 2015-01-19 |
李泓冰:微时代的“失陪”隐忧 2015-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