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社交软件是否变成婚姻的杀手
韩娟美
//www.workercn.cn2015-07-15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有专家指出,“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会变为婚姻的新杀手”。

  “互联网+”时代,社交软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人的情感发展起着潜在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很多人确实有潜在的情感需求。在婚姻生活中,不少夫妻情感需求无法得到较好满足。一种情况是,婚姻的结合本身是基于利益而不是坚实的情感基础,如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情感日渐功利化,不少人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需求,把情感让位于利益;另一种情况是,夫妻相处时出了问题,如长期分居两地的周末夫妻、性生活不协调或经常因为小事而发生矛盾的夫妻等。

  另一方面,社交软件确实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搭建了一个平台,成为不少人婚姻情感出轨的导火线。传统社会里,人们的生活相对封闭,婚姻家庭也相对保守稳定。社交软件让诱惑增多,它满足了人们对理想亲密关系的投射——符号化的交流避免了现实见面的尴尬,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在开放的、没有时空限制的、自由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大胆地讨论感情,谈论性,甚至露骨地调情、裸聊,还通过模拟社区扮演夫妻等。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人们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建立网络社交圈子,同时也容易给情感出轨埋下祸根。

  不过,夫妻之所以离婚,他们本身的关系是存在危机的,社交软件只是增加了关系破裂的可能性。外因虽能影响内因,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离婚,主要是情感破裂导致,社交软件并非“罪魁祸首”,充其量只能是导火线而已。真相是什么呢?2007年智能手机开始应用,到2012年微博年,2013年微信年系列新媒体的出现,人们社交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学习模式等一系列改变。

  社交软件的出现,恰巧说明了人们对情感的渴求和增强而不是削弱。人们在这个时代第一次因为这类新媒体的出现而正视自己的感情诉求。伴随社交软件的出现而提升的离婚率不是必然的现象,它只是社会婚姻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历史产物。导致离婚率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人们的求新求异心理。新媒体时代,刺激了人们内心原本存在的这种心态。

  从人类社会进化历史角度去看,喜新厌旧是人类本能性。在社会性因素制约下,喜新厌旧、求新求异的心理被压抑了。而新媒体时代,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引爆了人们的这种心态。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婚姻不是随意的。维护婚姻的稳定不是取消社交软件,而是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性。很大程度上,人们满足求新求异心理只是个人私欲,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表现。

  如果情感确实破裂了,离婚是自然的。与其他无关。所以,社交软件不是也不可能是婚姻的杀手。所谓的杀手,不过是借口而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