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拍照再施救能否解困“扶不扶”?
张玉胜
//www.workercn.cn2015-09-22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分享到: | 更多 |
9月19日17时20分,郑州南阳路与黄河路口西北角,一名老人不慎倒地,头上和脸上流血,表情十分痛苦。据现场一名环卫工介绍,过路市民看到老人流血后,都不敢轻易靠近。之后,现场多名市民站在老人旁边,拿起手机拍照,并表示可以相互作证,老人是自己摔倒的。(9月20日《北京晚报》)
老人跌倒了,上前扶一把,原本属人类受同情弱者怜悯本能驱使的举手之劳,如今却成了需要思虑再三的一道难题,甚至极有可能酿成出力不讨好、救人反被讹的风险之事。究其原因,也许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咎于人们的冷漠与无情,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基本信任才是问题根本症结所在。先拍照再施救的行为初衷,就是为了获得“证据”、规避“风险”,为构建人际间的信任关系,奠定“眼见为实”、“立此存照”的事实基础。
“先拍照再施救”,一个看似小心翼翼的折中选择,其破解“扶不扶”困局社会效应,却是显而易见。对于目击者,它不失为一种镜鉴:面对跌倒老人,“扶”是必然的,可以存疑虑,但不可不作为;对于被扶者,它不啻于一种警示:搀扶跌倒老人,人们是有顾虑的,别让被救者的无意误解与有意讹诈,凉了亟待救赎的爱心善意;对于施救者,它相当于一种解脱,手机拍照不过须臾之间,不会耽误救人,“证据”在手,不必担心被讹。
“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春晚小品《扶不扶》的落幕结语,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解困“扶不扶”需要人心向善的道德治本,但更需要从我做起的点滴积累。
编辑:周文
黄春景:宁可“取证救人”,不做“冷漠看客” 2014-02-12 |
戎国强:又闻扶不扶:道德焦虑的后面 2014-02-12 |
曹鹏程:扶起人心,需要乐观的现实主义 2014-02-12 |
曹鹏程:扶起人心,需要乐观的现实主义 2014-02-13 |
玫昆仑:扶人先拍照 2014-02-14 |
李红梅:“随手慈善”没那么难 2014-11-14 |
“扶不扶”真的无解吗 2015-09-08 |
先拍照后救人 实乃次优选择 2015-09-21 |
许 辉:不宜过于放大“拍照再扶”的意义 2015-09-21 |
龙敏飞:先拍照后救人只是无奈的次优选择 2015-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