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大学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脂肪,全国一年就要高达1100万吨,这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记者对西安古城的部分就餐场所进行调查走访,发现除一些学校食堂较能做到“光盘”外,其他不少就餐场所浪费粮食之严重,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不可否认,中国虽然是粮食大国,但粮食仍然不能自给自足。为此,节约粮食已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无论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饥饿体验”,还是官方开展的“光盘行动”,均是对粮食的一种珍视和敬畏,去引领节约粮食的社会新常态。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显然难尽人意。不管是餐饮服务场所,还是一些政府机关食堂,剩饭剩菜、浪费粮食现象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就高达1100万吨,这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振聋发聩。
事实上,在治理餐饮浪费上,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规定和惩罚性措施。《珠海市餐饮浪费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餐前如不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餐后不提示消费者打包剩菜,餐厅或将被处以2000元~1万元罚款。”2015年6月3日中午,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机关食堂,一位女士因餐盘中剩了半个窝窝头,被站岗的团委书记田鹏批评。同年10月,6名来自江苏镇江的游客在乌鲁木齐市一家自助餐厅就餐离开时,剩下了1200克食物,被餐厅罚款2400元。
然而,餐饮浪费被处罚,也在社会上引起争议。一方面,处罚餐饮浪费行为,应该考虑可行性,对于“饮食”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如果纳入地方法规中,很可能带来管理上的缺陷。比如,针对剩饭剩菜行为,谁来管理,如何取证,处罚依据是什么,等等。再者,剩饭剩菜行为,在某些市民日常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通过禁令去改变这种陋习,恐怕很难很难。因此,地方政府应慎重出台处罚规定,一旦出台了又执行不了,势必会直接影响规定的效力和执行者的公信力。
换言之,治理餐饮浪费,宜堵更宜疏。首先,针对剩饭剩饭行为,只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要给饮食行业及市民一个修正不良习惯的空间,通过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温馨提示,辅之批评教育等行政手段,去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改变剩饭剩菜不打包等不文明的生活习惯,而不是急于禁止和处罚。同时,积极开展“光盘行动”,让节约粮食,成为每个公民的一种自觉行动。
不妨用市场手段治治机关食堂浪费 2014-06-05 |
瞿方业:“舌尖浪费”需要法治化治理 2014-07-04 |
禄永峰:“无手机课堂”宜疏不宜堵 2014-10-16 |
唐 伟:别让“粒粒皆辛苦”停留在书本里 2014-10-16 |
张西流:宠物扰邻宜堵更宜疏 2015-11-02 |
餐厅罚款没权力浪费食物不可取 2015-11-03 |
餐企为何敢于漠视最低消费禁令 2016-02-26 |
将失控的电动车纳入法治轨道 2016-04-06 |
对“梯子外卖”宜堵更宜疏 2016-05-03 |
规范旅游市场当有用餐管理之细 2016-06-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