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春光看世界,世界就不会灰暗与凉薄。漫漫人生路,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边完善自己边温暖他人的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罕见影响。但事物总是祸福两相依,严峻的挑战也改变人们不少生活习惯。如“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在整个疫情期间得到广泛遵守;聚餐使用公筷、不吃野生动物、不随地吐痰,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亲朋间经常关心问候,再次唤醒人间美好;年轻人举办婚礼不再那么讲究排场,农村里送别逝者也不再吹吹打打过分喧闹;对白衣天使的理解与尊重更是骤然加深,医患关系不断改善……疫情过后,这些新观念、新风尚能不能坚持长久、蔚然成风?
实事求是讲,上述许多变化,是在疫情肆虐情况下人们用生与死的眼光审视人生的结果。在重大灾难面前,人们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生命之宝贵,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成为一致追求。抗疫以一种特殊方式倡导文明处事,激发了人之真心善心同情心超常迸发。但风雨总会过去,怎样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痛?最是难得平常心,这取决于人的道德自觉,体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道德自觉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核心是“人心”与“道心”合一。《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王阳明说得更加明白:“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心理学上,也有类似意义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有许多这样的感受,比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杜甫也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笑能“年少”、愁能“白头”,花能“溅泪”、鸟能“惊心”,都是“境由心造、物随心转”的形象表达。
满眼春光看世界,世界就不会灰暗与凉薄。漫漫人生路,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边完善自己边温暖他人的过程。《尚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人心危险难测,道心幽微难明,必须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持守中道”。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如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欧阳修的“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讲的就是以“道心”调解“人心”,唤醒本心光明,化解内心烦忧,进而做到心淡如水、人素如菊,“循理而举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身强调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我们追求道德自觉,不妨从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每产生一个念头开始。比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年长者要主动让座,到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对他人的误解应多多谅解,等等。有些事虽然很小,做好了也可能平淡无光,但却影响人心世事,反映品格高下。如同万紫千红花满园,不见花草长却日日有所增。从点滴起步,从小事做起,热爱人间草木,享受灯火可亲,踏实做好日常凡事,生活就会自带光芒。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吴玉章“亮节英姿书百代,一生豪杰万人师”,按毛泽东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从而形成了光明磊落、大义凛然的人格魅力。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永恒。道德自觉就要像吴玉章、雷锋那样,有一种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不断给内心注入爱的温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末学者王国维曾以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句词,来说明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其实,用它来比喻人生经验螺旋式上升之艰难,也再恰当不过。
生活是有惯性的。女织男耕、桑床满圃,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历史上许多民间劳作、造坊食法沉淀下来就变成了习俗。如同全民抗疫,真心地信,细心地做,一心地学,多做一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多留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多用一点心思关照自己内心,多营造一点人与人之间的温馨,最终受益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