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N95》(见6月3日《工人日报》)见报后,仍然有话想说。
这是疫情期间众志成城的众多故事之一,也是抗疫“风口”无数口罩公司逆风飞扬的故事中的一个……
但我总是对这个发生在湖南长沙东郊干杉片区的普通故事意犹未尽。
一家民营企业,因为政府一个电话,一头扎进“混乱”——与各级政府、地方群众、兄弟企业一起扎进了制造口罩的湍流之中。大家都在忙乱中往前冲,看起来纷繁无序,看起来到处掉链子却始终没掉链子。企业“吃百家饭长大”在这个功利时代,甚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由乱到治,抗疫胜利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这个故事仿佛是其中的一个注脚。
一次次核对细节,还原整桩事,促使我走向更深的认识,可能还厘清了一些后疫情时代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纷乱思绪。
比如,我想到《卧底经济学》作者蒂姆在其另一本奇书《混乱》中所认为的,对混乱的忽视和本能拒绝,让我们远离了这个时代最需要和最珍贵的品质:创造力、应变力、适应力。
6月3日,报道中描写的那个“口罩厂”超级保姆、长沙县黄兴会展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张辉告诉我,“口罩厂”(这其实是一家有抱负的医疗科技公司)成为园区最大纳税户,公司拓展的新基地正式签约……看起来,这个在“混乱中”杀出来的企业,很可能成为冲出沼泽地的一只“独角兽”。
参与其间,无论官员、企业家还是干杉群众,都充分相信“口罩厂”会成为当地众望所归、多少年后仍然有值得津津乐道往事的企业。
正如罗振宇的“奇谈怪论”,“混乱不是用来消除的,而是可利用的创新资源。混乱的本质是其他方向的秩序,只不过你没有理解那个秩序。”我总是十分怀念口罩厂最初的“混乱”,那种在混乱中充分涌流的创造力和应变力,以及各种意味深长的人心所向。
在不确定性与混乱中,人心是秩序的源泉。人心可能意味着信念,意味着愿景,意味着价值观。跟流量的昙花一现不同,人心的“变现能力”更势不可当,更可持续——张辉屡屡向“人民群众”举例抗战时的黄崖洞兵工厂,那也是一种“中国制造”、一种“中国创造”。
看起来“混乱”的情境,可能不过是因为当事人一直太循规蹈矩。
面对“三台缝纫机”,有过钳工、铣工、车工乃至缝衣工经历,有着专心致志做实业和“一分钱一分钱赚钱”意志力的老板陈绍永,因陋就简,边组织生产边技术改造,甚至在干杉其它企业的帮助下,反向创新,临时应用的“新技术”使得设备几乎天天在进步……经他改造过的4.0版的开片机生产线,许多部位临时靠胶带绑固,一圈圈地,也在诉说着混乱中的应变力和创造力。
开私家车的处长彭涛、“战时状态”挂在嘴边的张辉、“妇女队长”周新辉,也都在混乱中发现和进入到“其他秩序”,很多看起来合理的规则果断地就绕开了,很多按部就班的程序在资源的创新配置中颠覆了。无论工信局年轻的曾科长还是稽查局一脸严肃的罗局长,都从这场口罩运动中收获颇丰, “机关经验”不够用、不堪用,他们甚至想到:原来办企业应该这样,原来支持企业应该那样……
最无法忘记的当然是那些“干杉堂客”,尤其是缝纫工黄艳芳的“电熨斗工法”。基层劳动妇女,无论灾难还是和平时期,都是温柔得体、坚韧智慧的“中国堂客”。
人心最关键。当你理解并把握了人心中蕴含的信念与力量、是非与诉求——有时候,“群众是不需要发动的”,在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最惊人的创造力,就在民众内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我们肯定还会做得更好,很多条条框框还会被破除。
让个体创造力充分释放——采访这间口罩厂,我忽然想起1943年那幢诞生在麻省理工学院的20号楼,这间仓促上阵的“丑陋建筑”,走出了9位诺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