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是许多患者尴尬乃至“窝火”的经历:看同一种病,跑不同的医院,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不断重复检查,单据攒了一堆,付出无数的精力和花费,检查结果也是一样……面对较为强烈的患者质疑,我国卫生部门要求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但迄今为止,重复检查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一些医院反复强调医检结果互认“很困难”,表示重复检查是“为了患者的健康”。(3月30日《新快报》)
医检结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也是医生行医的重要依据。从实际的角度而言,并非所有的医检结果都可以互认,但至少应该做到的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测。百度一下,的确会发现不少类似新闻中所提到的患者经历,本来只是有点不舒服,上医院一查,做这项检测做那项检测。回头换一家医院,前面的检测又不认,还得重新来过。譬如这类行为,无疑增加了人们的医疗负担,也浪费了医疗资源,加剧了看病难。因此,抓好医检互认,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关涉民众的医疗福利保障。
当然,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医院会公开抵制医检互认,更多的是一种软抵制。但这也正是问题的难题所在。按照医学常理,一家医院做了CT检测,其结果完全可以通用。但要求重做CT的医院比较多,这一方面有经济利益的因素,比如重新做一次,可以给所在医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却也的确有“为了患者健康”的考虑,医院之间彼此信任度不高,一家医院的检测结果,难以让其他医院采信。
检测需不需要重做涉及专业判断,但从知情权的角度而言,对患者进行检测显然也要取得对方同意。医检互认遭软抵制正说明部分患者的自主权难以获得保障,毕竟患者的医疗知识和医生不对等,医院提出诸如不做检测不治病等理由,患者也只能认账。如果说通过加强医疗监督,落实盲目重做检测的责任,并形成规则,提高违规成本,多少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而以检测自身的信任度而言,则需从两个方面厘清责任归属。一是考虑实行相关免检患者签字制,避免因一家医院CT失信而产生的关联医疗纠纷,让其他医院有信心采信其他医院的CT检测,而不必害怕卷入纠葛。二是对医疗检测结果实行终身负责制,负责检测的医院与相关医务人员对检测结果负责,如果产生医检失信,就倒查原因,追究责任。
一言以蔽之,对医检互认难题唯有实行多向归因,找准对策,厘清各方责任,让医院的责任归医院、患者的责任归患者,并努力积极推动医疗环境建设,医检互认才能获得靠谱的落地空间,真正保障患者权益。
庾向荣:不闹不解决渐常态化,成就“医闹”路 2010-09-14 |
张永琪:“制度性缺陷”要用制度设计纠偏 2010-09-19 |
叶祝颐:反乙肝歧视不力的“鸭梨”该如何吃? 2011-02-21 |
苗蛮子:官员应学会面对公众的“挑刺” 2011-03-22 |
保持信息公开,让真相始终跑赢谣言 2013-04-10 |
保持信息公开,让真相始终跑赢谣言 2013-04-10 |
寇宇龙:守卫用药安全,别再轻易放过个案 2013-06-20 |
吴 帅:别让待产包成为管理盲点 2014-05-08 |
沈 彬:“李芊谣言”源于医生误解法律 2014-07-09 |
长沙晚报:实现诊疗“一卡通”需行政发力 2014-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