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国家旅游局今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1801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针对景区一票制、价格无欺诈、特殊人群优惠、预约优惠、公布价格构成、三年不涨价等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参与创建景区限定了六条承诺条款。
景区价格信得过,这样的金字招牌,再加上国家旅游局的政府信用托底,按理说具有很强的含金量。可是,价格“信得过”所包含的内涵复杂多元,还真就不是景区自拍胸脯、主管部门自上而下认可就能通过市场检验的。
价格“信得过”本质上是服务信得过。首先难点就在于无欺诈这个选项。很多景点的门票价格,让不少游客往往觉得性价比太低,游览完以后还会发出自己被“坑”了的抱怨。但景点经营者则会为高门票价格辩解说,自身的各项运营成本多么高昂,门票价格一点都不贵。景区游览费用往往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游客的食住行玩以及购物,都被打包在产业链上,门票价格仅仅是链条的一个环节。游客对于某个景点的体验,往往会从整个链条的评价出发。一旦某个环节遭遇陷阱,比如吃得太贵,住的宾馆条件太差,购物被强迫,都会归咎于“这个景区”的服务水平差,下次不想再来了。
表面看,景点不该为游客食住行玩以及购物所发生关联的产业链,承担所有的责任。但国内大量景点,因为其高产值,拉动经济发展和就业等看得见的效益,被当地树为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一个景点被放大为更大规模的景区,力图全面满足游客的吃喝拉撒,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景区价格信得过”只能由游客说了算,行政主管部门和景点再多的保证,一旦进入现实层面中,哪怕单个游客对于景区旅游消费过程中存在一点不快,都会引发连锁效应,造成“景区价格信得过”的公信力体系严重波动和损失。必须杜绝旅游过度产业化、商品化的现象,把服务软硬件服务的同步提升。不然,“景区价格信得过”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同时,必须将“承诺”与奖惩机制勾连起来,让最终值得游客“信得过”的景区,得以更好的发展,让那些被游客“信不过”的景区,在惩戒中“改过自新”。
长江日报:旅游景点面向谁 2010-03-31 |
长江日报:旅游景点面向谁 2010-03-31 |
李 龙:景区门票“不涨价丢身价”的荒唐逻辑 2012-05-03 |
魏文彪:门票降价可以扩展到更知名景区 2012-09-26 |
吴睿鸫:国民休闲成败取决于景区票价公平合理 2013-02-19 |
郑根岭:旅游门票成“世界之最”并不光彩 2014-09-19 |
俞 夫:以强有力双手扼住景区的乱涨价冲动 2015-01-27 |
大众话题:“价格信得过景区”,应由公众评判 2015-03-26 |
“价格信得过景区”,应由公众评判 2015-03-26 |
付瑞生:景点摘牌,从治本入手 2015-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