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因为高考的公平性一旦被松动,将带来惊人的后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湖北高三某女生凭论文等,通过了今年几所名校自主招生初审,但有网友发现,论文第二作者竟是该女生的母亲,身为大学教授、博导的母亲对媒体表示,论文是女儿自己写的,她只是参与修改,并称“我们是经得起检验的”。
论文写作建立在研究基础上,一个高中生是怎样获得相应学术训练的?像《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论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这样的专业论题,靠平时爱看书就能做出来吗?一般来说,文学艺术可以自学成才,而学术研究很难自学成才,更何况课业负担这么重,专业研究划分又这么细,如真能“经得起检验”,实在可称奇迹。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发表时间与招生简章截止日期接近,该女生的母亲又恰好发过多篇研究高兹的论文,种种巧合,易使人产生联想。
当然,要弄清真相靠调查,仅凭现有信息,不应贸然下判断,因为“可能”不等于“确实”,“可能性”是无穷的,而“确实”只有一个,混淆二者区别,就会走入“阴谋论”的误区中,给当事人造成伤害。
然而,不论真相如何,该个案都为我们提了个醒:千万要提高警惕,别让学术腐败混入高考重地。
现如今,只要肯掏钱,在学术杂志发表篇论文并非难事,这甚至已成“显规则”,颇有一些重要学术杂志打着“审稿费”的名头在巧取豪夺,这甚至已成其主要经济来源。在现有学术考评机制下,发论文才能评职称,才能涨工资,很多学者都曾参与“花钱发稿”的交易,包括一些名学者。
好在,学术圈是个小圈子,腐败与否,对社会影响不大,可与高考结合起来,情况就完全不同。
在中国,高考对年轻人的命运影响巨大,是自下而上的重要通道,可全靠“一考定终身”,选拔出来的往往是考试达人,可能会漏过一些人才,所以这些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甚嚣尘上,被认为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最优方案。
但,权力下放后如何监管,会不会被少数人利用?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难免遗患无穷。既然连高校老师都在花钱发论文,学生们会不会也使用同样伎俩,如此下去,则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何在?
必须承认这样的现实,面对学术腐败,我们目前办法不多,学术论文发表的种种乱象还难以从根本上禁绝,那么,不妨画上一条线:不论是不是自己独立创作,所有学术论文都暂不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参考,直到相关领域得到彻底治理。
这,也许有点“一刀切”,但考虑到高考的社会意义,就应该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因为高考的公平性一旦被松动,将带来惊人的后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红网:别让综合素质变成一场关系运动 2009-08-31 |
光明日报:是该反思高考保送、加分制度的时... 2009-07-15 |
丁洪峰:另类高考励志语激起公平共鸣 2012-02-24 |
中国青年报:高考制度改革准备好了吗 2013-11-19 |
面试全程录像,能否防止招生不公 2014-01-06 |
李曙明: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何以让人“... 2014-06-06 |
刘立峰:拔除“萝卜”点招,还需监管面面俱到 2014-06-10 |
中国青年报:北大清华如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2014-09-03 |
中国网:高考新课改从“斩首”变“凌迟”? 2009-04-28 |
光明日报:是该反思高考保送、加分制度的时... 2009-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