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讹人者或许不能简单认定为道德上的坏人,却很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病人,总之要治
扶老人反被讹诈,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往往对此陷入困惑:你面临险境,我施以援手,你非但不谢,反而恶意诬陷,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有种解释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意思是讹人的老人本就品行不端,年轻时都是混混,老了亦然。
诚然,现在社会上的确有那么一群职业碰瓷儿者,就靠讹人过生活。这种人不但在道德上可以定性为坏人,严重者在法律上也可以判定为罪人。如此标准明确、泾渭分明的划分当然直接有力,但却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大多数讹人者并不是“专业”的。
那他们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呢?可以先从身边的生活场景里找找答案。
在家带孩子,一不小心没看紧,孩子撞到了桌子上,有的大人第一反应不是责怪自己疏忽,很可能是抬脚踹桌子;出门上班了,发现钥匙找不到,丈夫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邋遢,很可能埋怨妻子收拾屋子了。也就是说,当人们遭遇挫折时,总是喜欢归罪于他人或者环境,因为反躬自省常常带来内心更大的挫折,会加剧焦虑感和失控感。只有找到一个触手可及又能控制的原因,然后进行攻击和发泄,才能让自己被扰乱的世界重新建立秩序。而这往往是倒地老人讹诈施救者的心理原因之一。
除了倾向于找替罪羊,讹人者还会有一种不愿吃亏的想法,不妨称之为“拧车铃铛”心理——我的铃铛被人拧了,也要去拧别人的铃铛。撞人者逃逸,老人不愿白白吃亏,就容易赖上施救者,达到“别人吃亏,我能平衡”的效果。此种想法实质上是自大心理在作祟,自视甚高,容不得自己受半点委屈,一旦有了损失,非得从别人那儿找补回来。
此外,老人还希望从讹诈中转嫁两种成本。一是经济成本,被撞了得花钱治,肇事者跑了无法承担医药费,施救者正好接过去;二是责任成本,有些事故原本是老人过错,为了避免被路人诟病、家人责骂,就指着施救者来一句,“我走得好好的,是他撞了我呀”,把自己的责任一推了之。
由此看来,讹人者或许不能简单认定为道德上的坏人,却很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病人,总之要治。
堂吉伟德:“互证清白”也是一种道德自救 2011-02-14 |
沈阳晚报:跌倒的是道德,不是技术 2011-09-08 |
姜泓冰:最需要的“扶老指南”不是技术 2011-09-08 |
乔布衣:“撑腰体”风行,诉求“道德靠山” 2011-10-21 |
毛建国:撑腰体背后的道德诉求 2011-10-21 |
廖小言:“守德”如何不再难? 2011-11-23 |
戎国强:又闻扶不扶:道德焦虑的后面 2014-02-12 |
卞广春:安康行动无须夸大影响 2014-04-14 |
苑广阔:“扶不扶”背后的道德坚守与逃避 2014-07-10 |
张 贺:靠什么解决“道德焦虑” 2015-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