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好的劳动教育应由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学校劳动教育共同构成,这意味着,加强“劳动教育”不能只从娃娃抓起,也应从成人抓起。
近日,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蔡元培先生最早倡导的,为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蔡先生特别提出“劳工神圣”的口号。
1934年,毛泽东在论述文化教育时,力主“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可现实是,“劳”字淡出、“五育”仅剩“四育”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方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观念始终挥之不去,人们习惯性地将体力劳动视为不体面,父母更期望自己的孩子当白领,而非蓝领。
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层面,长期存在“智”字独大、压倒其他的偏颇,因“智”有客观衡量标准,更易操作,况且高考也以考核“智”为主,其他教育都在压缩自己以为它让路,则“劳”字被忽略,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表述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给人以错觉:似乎劳动教育已经“过时”,没必要再单独讲。
事实上,仅有德智体美,根本无法替代“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促进其智力发育、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可以看到,孩子的许多不良品质,大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
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确实存有一些具体的困难,比如孩子不愿配合、敷衍了事,此外很多家长不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借口“学生以学业为重”,或予以抵制,或亲自代劳,老师对此无计可施。结果劳动教育常常被异化为走过场,或者是有背景的孩子不做、没背景的孩子多做。
加强劳动教育,不能只是量上增加,关键要刷新观念、改革方法,力避“一阵风”。比如引入项目教学,将课程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再比如通过“校园开放日”等,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劳动,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当然,要真正将“劳动教育”深入下去,关键是要力促社会风气的改变,好的劳动教育应由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学校劳动教育共同构成,且劳动教育应越早越好,理论上应在孩子3岁时便尝试实施,这意味着,加强“劳动教育”不能只从娃娃抓起,也应从成人抓起。
光明日报: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劳动值得喝彩 2010-02-09 |
雷泓霈:让养牛盖房子也成为中国大学的重要... 2011-05-04 |
光明日报: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劳动值得喝彩 2010-02-09 |
光明日报:不可一概否定“中学生停课采茶” 2009-04-30 |
光明日报:不可一概否定“中学生停课采茶” 2009-04-30 |
李英锋:大学“劳动课”的美丽与无奈 2012-11-15 |
赖配根:教育的文化回归 2014-05-16 |
田永刚:为“劳模进校园”点赞 2014-06-03 |
顾德宁:家长为何不鼓励孩子多劳动 2015-05-07 |
广州日报:注水小官 2009-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