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 杏:终结“黑户”的意义跨越千年历史
//www.workercn.cn2016-01-15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无户口人员的户口登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等8类人都可以登记户口。

  这是最高层一个月以来第二次提出解决无户口人员问题。《意见》指出,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没有户籍资料、没有身份证的人,在民间被称为“黑户”。有人认为,给超生等“黑户”登记户口,对过去遵守计生法的公民不公平,应该说是一种误解。

  关于“黑户”的心酸经历,媒体常有报道。他们不能正常上学和结婚,无法使用银行卡,不能乘坐飞机、火车,无法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没有社保和医保,很多人就像影子一样生活在社会边缘,一些人从出生开始就始终身处国家政策和福利的目光之外,仿佛被遗忘和抛弃,生活境遇和精神状态堪忧。拥有户口,意味着在法律上得到身份的承认,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福利的资格证,这项权利不应该以任何其他条件为前提,也不应附带和捆绑额外限制功能,消除“黑户”的首要意义,就是对个人权利的正视。

  在社会治理层面,“黑户”所引发的人口管理问题也不容回避。很难想象,仅仅在5年前,中国还有将近百分之一的人口处于没有合法身份的尴尬状态,而其中六成以上是超生人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这样的状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缺陷,也存在着难以忽视的隐患和风险。

  没有户口给人带来的不仅是麻烦,很多时候甚至是难以挽回的损失。从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开始,“黑户”孩子可能遭遇一连串的问题,长期处在个人发展的劣势,难以正常融入社会。像这样的一大批没有合法身份的人员,不仅自身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也为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他们的实际状态究竟如何,有哪些困难与诉求,这些盲区都可能成为国家治理和公共服务升级的“意外变数”,客观上加剧社会不平等,增加不稳定因素。

  彻底解决“黑户”,还有着更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状态的终结。自从有政府形态的历史以来,人口登记都是大难题,总有一些人,或主动或被动的游离于国家在册人口之外,一方面使国家服务不能顾及到所有人口,一方面也给国家治理带来极大难题。中国史上的诸多改革,比如编户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很大程度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惜都无法彻底扭转。我们现在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权、治理现代化,倘若还有这么多人口在国家服务和治理的视野之外,是说不过去的。彻底解决“黑户”问题,终结这种历史状态,就是落实执政的价值理念,它的意义,跟全面免除农业税终结“皇粮国税”、全面消除贫困人口一样,能够放在千年时空比较,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大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