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家一个创新干了10年才出成果,我们搞这个创新还不满1年,咋就泄气了啊?”
学“秘笈”
“你们看人家‘鸣镝先锋班组’一个创新干了10年才出成果的,我们搞这个创新还不满1年,咋就泄气了啊?”8月17日,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钳工班副班长叶小海读完8月16日《工人日报》上的文章《精益求“新”,鸣镝长空壮国威》后,深有感触地说。
钳工班去年9月份成立QC小组,针对进口机械液压密封件价格高、难以购买的难题进行攻关,拟采用国产密封件来替代。此难题的解决,不仅缩短进口机械的大修工期,还能将大修材料费降低10%左右。
大伙齐心协力,先后把液压控制阀组、油管路的密封件国产化,攻关成功了一半。但在对液压主泵的密封实施国产化时遇到了“坎”,换成国产件后出现漏油、工作效能降低等现象。为跨过这道“坎”,大家忙碌了近100天,拆装液压泵近千次,仍未解决故障。
攻关停滞不前,大伙一筹莫展,其他班组的“风凉话”也接踵而至。有人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建议“关门歇菜”。也有人不气馁,说一定要翻过这道“坎”!
叶小海从其他班组特意借了几份报纸,分发给大家看。
“这道‘坎’一定能翻过去!我们先前的思路不对!”叶小海信心十足地说道。
“我们没有形成‘合力’!先前我们年轻人窝在一起,你们老师傅自成一拨,各干各的,想法、思路从不沟通!”小李说着便站起身来。
“是啊,你看人家的做法:创新与传承相结合!我们呢,是完全分开的,认为以前的手工工艺落后了,要淘汰……”老陈指着报纸嘀咕道。
“陈师傅的话提醒了我!我们把附件的尺寸修正成和国产密封件一样不就行了吗?”小李急吼吼地说。
“修正尺寸?说着简单,做起来难!车床、刨床等太繁琐了!”另一小伙子提出不同意见。
“你们就这么看不起我这个老头子啊!我可以用手工修正啊!”老陈也提出抗议。
对啊!陈师傅是有名的“巧手”,他可是连续10年公司钳工比武的冠军哦!
心动不如行动。走!老陈招呼大伙到车间去,继续攻关。 (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