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员闫昶州(右)和同事在巡检中。
疫情下,很多逆行者在跟看不见的病毒战斗,也有一些坚守者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日复一日地忙碌。
23岁的闫昶州是北京冬奥会地下综合管廊的巡检员,自从1月21日换班以来,他就再没休息过。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下,为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冬奥会项目运维中心实行全封闭值班制,取消了原来的10天一换班。闫昶州和其他15名负责运维的同事将坚持到能换班的那一天。目前,备班人员已经返京隔离,4月12日来换班。这意味着闫昶州的这次值班,将持续82天。
4月2日8点半,闫昶州身着工装,戴上装有定位芯片的安全帽,拿上手电筒,和同伴两人一组下到10米深的冬奥会地下综合管廊4号竖井,开始一天紧锣密鼓的工作。
冬奥会综合管廊全长约7.9公里,其中主洞管廊长度约为6.5公里,单舱总长27.5公里,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生命线”。它的作用是为赛区的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电力、电信及电视转播信号等市政能源接入提供通道。
这是国内首条在山岭隧道中建设并全功能投入使用的大落差、大坡度综合管廊,管廊的出口段位于海拔约1100米的冬奥会延庆赛区内,而下方的进口段位于海拔约550米的延庆佛峪口水库,垂直海拔高度差达500余米,最大坡度达到15%。
“我们每天都要在这儿巡查20公里左右,所以我在微信运动排行榜上几乎每天登顶,轻易不给别人机会。” 闫昶州笑着说。
笔者跟着闫昶州在管廊里走了20多分钟,行进中总觉得有一股阴冷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春暖花开宛若两个世界,叫人不禁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检查各系统设备终端运行情况,检查入廊管线是否异常,检查廊道主体结构,检查廊道内是否存在危险隐患……闫昶州和同伴吕雨竹一项项认真地检查着。
“为确保疫情期间管廊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还会启动‘联合会诊’、远程智能巡检体系和智慧帽等硬核科技应用,实现运维效能提升。” 闫昶州自豪地说。
“虽然长时间没有交接班,但是整个运维团队士气并不低落,听不到抱怨声,大家都把自己当成了这场战‘疫’中的战士,必须坚持到胜利。”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城铁公司北京分公司党总支书记王磊说,“地下空间不仅是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里子’,更蕴含着赛后为冬奥场馆可持续利用提供市政保障的潜在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管廊里筑牢‘里子’, 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撑起‘面子’”。
错过了春节,还有五一。闫昶州期待着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回家看看爸妈。(纪托 王喜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