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谭浩俊:中国的实体经济到了去杠杆的时候
//www.workercn.cn2016-01-18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更多

  1月15日,央行公布的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1.72万亿元,同比增多1.81万亿元,创历史纪录。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如果说11.72万亿的新增贷款让人感到震惊、感到有点不可思议的话,那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也增加了11.3万亿,就真的有点让人目瞪口呆了。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一点也没有化解。相反,在某些领域、某些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更加尖锐了,其新增贷款都去了哪儿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知道,在经济出现下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贷款大幅增加,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杠杆加重了,二是数据存在水分,三是两者都存在。因为,如果不是这些现象,实体经济不可能仍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格局之中。

  很显然,不管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存在,新增贷款达到11万亿以上,都能够说明实体经济的杠杆加重了。只是,这些杠杆到底都加到了哪些企业的身上。而且,企业在得到这些杠杆过程中,是否仍在承受高融资成本的煎熬,是否仍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等成为了新增贷款的主力,而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仍被边缘化。

  而杠杆加重的直接结果,就是实体企业集体为银行打工,为银行创造利润、制造政绩。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希望看到的,也是供给侧改革不希望出现的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杠杆的目标,如果实体企业仍处于不断加杠杆的过程,那经济还如何复苏。至少,说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是十分不理想的,资金在实体经济中的周转效率是相当低的。所以,如何去杠杆,如何把实体经济的负担降下来,已成为实体经济能否走出困境。能否步入复苏通道的关键。

  按照相关部门分析的情况,去年的新增贷款,主要是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倾斜的,那么,能否提供一些数据,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到底获得了多少新增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多高,有没有左手放、右手收的现象存在。

  必须注意,按照银行的一贯做法,银行在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时,除了需要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之外,还要求企业必须缴纳存款保证金,少则贷款额的30%、20%,多则40%、50%。也就是说,从贷款的数据上,企业获得了不小的贷款,实际拿到手的,却是打了很大折扣的。而银行也因为存款保证金的存在,存款数据也好看得多。如此一来,贷款的实际状况就存在很大的水分了。不仅如此,这样的一进一出,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损害了实体企业的利益。

  也正是基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新增贷款“堰塞湖”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水分,对实体经济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前者对实体经济带来的是财务负担的加重,财务成本的增加,继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什么企业的创新动力不断下降,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力和动力不断减弱,原因就在于融资成本太高,弱化了技术创新的能力。所以,以杠杆的方式失去实体经济复苏,无异于挖肉补疮、饮鸩止渴。

  而后者则更是在蚕食实体企业利益,伤害实体经济根基。必须看到,如果对实体经济的新增贷款存在太多的水分,除了会在无形中加大实体企业的负担之外,还会给宏观经济决策带来极大影响,使决策的针对性不强,造成货币政策失灵。

  很显然,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使实体经济不被贷款所绑架,不被银行所左右,还是要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直接融资的重点,则应当放在资本市场的完善上,放在企业上市方面,而不是债券发放等。只是,目前的股市似乎又不太争气,频繁的震荡,不仅没有能够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帮助,反而在伤害着实体经济,使资本更多地从实体经济撤离。如何尽快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给更多的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机会,是当前经济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总体上讲,去年实体经济新增贷款11.3万亿的结果,不是一则好消息,其所隐含的问题,可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不是相关职能部门所言,这是信贷资金和货币政策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倾斜的结果,是一种好的迹象。中国的实体经济,到了去杠杆的时候了,到了轻资产、轻负债、轻杠杆的时候了。不然,是很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轻杠杆,至少可以为劳动力成本上升释放更大空间、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