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海君:“事实孤儿”背后是救济制度缺位
//www.workercn.cn2015-07-31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 更多 |
他们本应度过最无忧的年华,却因父母重度残疾、服刑、患严重疾病等因素而无人抚养。他们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孤儿,但事实上,却孤苦无依。他们未被纳入孤儿救助体系,但与孤儿相比,他们面临着同样、甚至更加严峻的生存难题……这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个缺乏关注、亟待救助的边缘群体。(7月30日 新华网)
有调查显示,在广东省少管所收押的服刑人员中,有“留守”背景的高达59.5%,其中86.5%的人有无助、被抛弃、无用和失落感。可见,“事实孤儿”绝不能被忽视。
遗憾的是,对于“事实孤儿”,我们始终缺乏制度救济。一方面,他们不属于政策划定的“孤儿”范畴,难以享受现行救济制度发福荫,另一方面,法律上也没有足够规定,可以让“事实孤儿”们进入福利院,接受国家的相关救助,更不能被收养,常常使得社会陷入对“事实孤儿”欲救助而不能的困境,也加剧了他们的生存困境。
毫无疑问,“事实孤儿”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事实孤儿”的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关系到制度建设的合理,社会的和谐。因此,亟须创新制度救济,补齐现有短板。尽快完善法律和制度,比如开展“事实孤儿”针对性的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救济制度和政策措施。除了制度救济,我们还可以借助民间力量,民政部门偶尔的个案救济也不可能形成制度化与常态化,因此,民间力量便成了重要的补充。比如“事实孤儿”若能被收养,就可能弥补父爱、母爱的缺失,民间救助资金的汇聚,也能疏解救助资金的紧缺等。但这一切,显然都有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编辑:曹茂竹
刘 鹏:由阿里帕大妈看中国民间慈善力量 2011-01-24 |
洪信良:孤婴惨剧,责任缺位之祸 2013-01-05 |
徐 锋:“爱心事业”尤需公共权力善意监护 2013-01-07 |
顾 骏:降低民间收养孤儿的门槛 2013-01-11 |
杨立波:“向僧借孤”唱的是哪一出 2013-01-14 |
孤儿救助亟须政府与民间合力 2013-01-15 |
孤儿抚养缺位,根子还在错位的政绩观 2013-01-16 |
孤儿抚养缺位,根子还在错位的政绩观 2013-01-16 |
庹新岗:“杨六斤”们亟待纳入保障 2014-06-25 |
陈 方:杨六斤变宠儿 好一出人间喜剧 2014-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