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天,滴滴快的、嘀嗒等多家互联网叫车平台坦承,确实改变了以往大规模、普惠的撒钱式补贴,新的补贴方式更有针对性,有些补贴将取消和减少。互联网约车需要通过市场本身的调节来产生价格,而不是靠补贴出来价格。这意味着,在大部分约车公司看来,这个市场已经成熟,摆在他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合法化”。(8月5日《新闻晨报》)
一直以来,滴滴快的、嘀嗒等多家互联网叫车软件,不约而同以大规模和普惠式的现金补贴方式,作为激励供需双方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平台使用初期,高补贴成为各方争取用户的“必杀技”,并因之而上演了恶性的“拼钱大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截止2013年,腾讯对“嘀嘀”打车的补贴和阿里巴巴对“快的”打车的补贴,合计已过19亿元。在其自身还没有赢利模式的情况下,这种靠补贴获取用户的方式,显然已难以为继。
打车软件的作用,本是为了解决司机和乘客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降低出租车空驶率、缓解交通拥堵。因而,其本就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使用的平台。按理说,用户使用这个平台本应承担必要有费用,比如像现有的大多数手机软件一样,靠收取流量费或者佣金作为赢利渠道,而打车软件却以补贴作为吸引用户的方式,给人以“花钱买用户”的口实,对其迈向成熟发展形成了阻碍。
事实上,正如互联网企业惯用的手法一样,通过补贴等方式发展用户、培育市场,在初期不失为可行之法,也能在短期内让用户获得极佳的使用体验,久成习惯就会培养出大量的忠实用户。不过,任何手段都具有两面性,也正是这种“补贴原罪”导致其身份合法性受到质疑,并背上“不正当竞争”的名声。在这种情况下,打车软件要真正赢得市场的尊重,得到公共机构的青睐与合作,就必须回归于市场应有的状态,以公平的市场主体身份去参与竞争。自然,取消补贴就成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移动端的APP,留存用户的不应该是补贴,而是工具性。这是世界成熟的打车软件,通过自己的实际发展而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的是,靠补贴获得的高用户人数,以及培育的市场,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软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本,还在于要给用户独特的体验和极大的方便,并以此立足市场并获取利益,否则补贴停止之时,也就意味着其有被用户抛弃的风险。
更何况,对于政府及其他合作方来说,他们考虑最多的还是打车平台的使用感受,以及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不是靠补贴换取的高市场占有率。因为对于公共管理机构来说,保持市场的公平性和秩序性,比平台的市场占有率更加重要。也正是基于此,才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宁愿建设自己的打车平台,也不愿意与市场龙头合作,更不愿意给予一个合法的身份认可。以补贴的方式吸引用户属于“非典型性模式”,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只能回归于常态。
载止2014年2月底,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日订单量双双超过1000万大关,用户数超过5000万大关,如此高的用户数量,足以证明前期的营运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应从抢点移动终端的市场,向提高使用满意度转变,并由此长期占领市场。对于软件营运方来说,如果一边期盼政府要给予自己公正的待遇,一边又采取非常规的方式进行营销,那么这样的分裂方式,即便赢得了公众的声援,也恐怕会让管理层面投鼠忌器。规范自身的行为而成为可值得依赖的市场主体,就应当从取消补贴启航。
文汇报:打车软件,搅了谁的局 2014-02-18 |
郑州晚报:打车软件大战,阿Q来了 2014-02-20 |
付瑞生:打车软件,不能一味踩刹车 2014-02-21 |
王晓松:信息消费重在“弥补裂痕” 2014-03-07 |
顾仲阳:要么改变,要么被改变 2014-06-23 |
冯慧文:中国互联网治理需要新思路 2014-12-26 |
时言平:“红包大战”莫拿支付安全当炮灰 2015-02-11 |
游云庭:滴滴快的合并,反垄断审查别闲着 2015-02-16 |
“专车第一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2015-04-17 |
“专车第一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201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