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有时候,你一定厌倦透了手机里的各种群,它们总是叽叽喳喳吵个不停,一会儿就耗光了电,用尽了流量,占满了内存。你一赌气,干脆把其中不重要的屏蔽了,但晚上临睡前,你还是忍不住打开手机,想点掉那个恼人的红点。不管你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群居”的时代。(9月13日《现代快报》)
这里所说的“群居时代”,指的当然不是原始社会的“群居”,而是指电脑、手机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里的QQ群、微信群、讨论组等等。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随便打开一个人的手机,里面都有少则数个,多则数十个的群组。这些群组按照性质划分,有同学群、同事群、朋友群等等;按照功能划分,又有美食群、旅游群、交友群等等。
客观而言,这些建立于网络科技基础上的各种群组,确实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说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收工作上的各种指令和安排,然后完成自己的工作;比如我们通过这些群组结识朋友、认识恋人,或者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简而言之,这些网络群组的存在,一方面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效率,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我们生活的边界。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群居时代”亦是如此。当企业的负责人感觉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对下属布置工作,下达指令的时候,对下属员工而言,这实际上就是工作对生活的一种侵蚀。当我们沉浸在各种各样的群组里面无法自拔,会突然发现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而失去的却是现实中继续学习、提升自我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尤其是当一些人过度沉浸其中,甚至产生了某种心理依赖,则会让人逐渐脱离现实社会,乃至导致人作为社会动物各种功能上的退化。
与此同时,朋友圈的各种微商广告、友情投票、心灵鸡汤,甚至是各种各样的朋友圈谣言,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生厌倦和与反感,甚至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曾经红火一时的微信朋友圈,也变得日益鸡肋化。
如果为“群居时代”我们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列一份清单的话,其中的是与非,功与过就会变得很明显。那么既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开“群居时代”而独善其身,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趋利避害,就是在充分利用这些网络群组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与效率的同时,尽最大限度避免其负面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关键还是看我们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比如我们能否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不在员工已经下班回家休息的时候布置工作任务,避免把这些群组变成了“第二办公室”;比如我们能否给自己立一个规矩,规定在晚上过了几点都以后就不再碰手机,上网络。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那么一定能够养成新的习惯,最终实现“群居时代”趋利避害的目的。(苑广阔)
大众日报:公务人员购买保障房 保障房如何... 2010-04-12 |
大众日报:公务人员购买保障房 保障房如何... 2010-04-12 |
禾 刀:我们为什么会走进“容器” 2013-04-26 |
于 静:“80平方米塞进25人”是怎样的... 2013-07-16 |
黎瑞刚:互联网正在重塑城市文化基因 2014-06-23 |
陶 舜:假如“直播自杀”在朋友圈进行 2014-12-03 |
文化点评 2015-01-12 |
人生夕阳,谁陪我走完 2015-02-09 |
人民日报:网络“群居”,你准备好了吗? 2015-02-25 |
新闻工作者应多下基层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