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落实高温津贴,别靠嘴上功夫
许小刚
//www.workercn.cn2016-06-13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进入6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6月12日中国新闻网)

  每年夏天,30多度的气温,对广大室外劳动者来说,都是一个难熬的日子。高温津贴则像一杯“冰水”,能让他们感受到夏日的一丝清凉。国家三令五申,各地政府频频拿出实招,提高津贴标准,督促政策落实,为劳动者争取利益。然现实中,能真正拿到高温津贴的,可谓少之又少。高温津贴,更像是看得见、摸不着的“镜花水月”。

  按理说,要落实高温津贴,完全没有制度和程序障碍。根据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有政策作后盾,不发放津贴意味着违规违法,劳动者可以理直气壮向企业要求,甚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落地为啥还这么难呢?

  其实,劳动者虽有法律撑腰,但对工作的需求远远大于对津贴的要求,在企业面前相对弱势,成了先天的“软肋”。“要干就干,不干走人”,可让劳动者轻易闭口,放弃权益。有建筑工地工人三年未收到过高温津贴,足以证实,高温津贴沦为“纸上权益”并不为奇。

  诚然,政府调整高温补贴,对劳动工百益而无一害。但就目前形势,如何保证补贴发放到位,才是第一位的。当然,工人自身应努力争取法定权益,不任其在“顺其自然”中流失。但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才是最重要、最具有震慑力,也最能直接见效的。如今,高温模式已经开启,如何保证津贴落地,但愿相关部门不让广大劳动者失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