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被录取了,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苏埠中学的几十名学生却高兴不起来,他们的心里只有愤怒。同学们反映,今年4月,他们到寿县“玩了”一天,十几天后,就被告知他们都被位于该县的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录取,不能再参加今年高考了。同学们觉得遭遇了招生骗局。记者调查发现,按照安徽省今年自主招生政策,如此结局几乎无法改变。(《安徽商报》5月7日)
推进高职自主招生,给学校更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按照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今年下发的《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工作操作办法》的通知规定,只要被一所学校预录取不需要上网确认,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高职自主招生骗局的发生,表明有的高职院校在滥用自主权用欺诈手段违规抢生源,这种做法,对高职院校的形象和长远发展,都极为不利。高职院校应该在自主招生改革中,注重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办学质量和特色吸引生源,而不能采取坑蒙拐骗的方式骗生源。骗来的生源会对学校充满排斥,很难想象他们就是无奈选择到学校报到,会对学校有着怎样的抵触情绪。这不是对办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做法。
在安徽这场疑似自主招生骗局中,学生对学校的盲目信任,当然是骗局之所以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果学生多一些防备,更谨慎一些,欺诈就难以得逞。但更令人悲哀的是,高职院校和中学的部分工作人员、教师,涉嫌出于自身的利益,利用学生的信任,不是给学生说明政策、规定,而是有意误导学生,而涉世不深的学生对教师不设防,就一步步钻进圈套。如果确是如此,这将深深伤害学生和教师间的信任,而信任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老师欺骗学生,是在摧毁教育的底线。从媒体报道的信息分析,这所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方式,还是有所创新的,采取开放校园的方式,可学生们大多以为是到学校参观、了解,却没有想到就“被录取”了。
有学生怀疑是不是招生院校和中学有利益输送,这种怀疑并非毫无道理。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不断曝出丑闻,包括篡改学生志愿、到中学买生源,等等。这些丑闻暴露出这些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生源危机,也进一步把学校办学推向困境——丑闻曝光之后,社会对这所学校的办学评价降到谷底,而且还对其他高职院校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中学老师在利益的诱惑下,篡改志愿,出卖学生,也丧失了为师的基本原则。
当下,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危机,这是学校办学必须直面的现实。但不能采取突破教育底线的方式。有的高职院校直接把招生名额与招生人员的收入挂钩,还实行招生提成。这把招生严重利益化,为完成招生名额,学校并不管招生标准,而且也不尊重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这给学校办学带来更严重的危机。事实上,这些高职院校陷入危机,也与长期以来不关注教学质量、办学特色,走功利化的办学路线有关。
对于高职院校招生中的欺诈行为,不能等闲视之。首先,对于已曝光的欺诈问题,司法机关应介入调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保护学生的权益;其次,教育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宣讲的力度,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政策信息,同时,应对查证欺诈属实的高职院校,实行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开学校的非法欺诈招生行为,并对学校的办学资质审查;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高职院校行业自治的作用,制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规范,并共同遵守,这比行政监管,对规范自主招生秩序更管用。不得不说,目前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以及统招)陷入混战,所有高职院校都有责任,共同维护高职的声誉,不走招生的歪门邪道。
“救市”高职须慎拆“门槛” 2011-05-05 |
科教短评:“弱势”高校遭遇“哈姆雷特式难... 2011-08-11 |
中国教育报:变了味的生源之争 2009-09-02 |
罗晓星:职教偏见非“招考分离”一招可除 2013-06-05 |
中工时评:职校招生出路不在“降身段” 2014-06-30 |
李光金:“内鬼”是高职院校“回扣招生”的... 2014-07-15 |
刘国强:“高职遭遇零投档”是个警告 2014-08-26 |
中工时评:高职院校缘何遭遇生源危机 2014-09-04 |
张卓雅:把学生当“商品”必是一锤子买卖 2015-01-20 |
刘文明:生源买卖破了职业道德底线 2015-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