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某社交网针对2573名“90后”大学生开展了一项年轻人爱情观不完全调查,其中男生1256人,女生1317人。调查显示,在对怎样看待“傍大款”的现象上,67.7%的“90后”表示这种想象无可厚非,但自己不会去做;表示强烈反对,厌恶这种行为的占20.4%;称这种说法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占7.1%;表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也想尝试的则占4.8%.(5月20日《新闻晨报》)
类似的调查实在不新鲜。无论是80后、90后,人们都试图从种种调查中去窥见新一代人的爱与恨与真实形象。譬如对近七成90后表示不反对傍大款的调查结果,不少人立马将之视为一种“危险信号”,对此忧心忡忡,90后的“不靠谱”形象似乎又进一步被坐实。但这个真的准确吗?
先来看看调查结果。虽然67.7%的“90后”表示“傍大款”无可厚非,但也都表明了“自己不会去做”。也就是说,只是表示“不反对”,并不等于“支持”,更不表示自己会行动。而对于这项调查结果的强调如果换一种说法,比如面对有傍大款的机会,只有4.8%的90后表示想参与,或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传播效果。舆论传播突出强调七成90后不反对傍大款,更多或仍是从一种对90后的刻板印象出发的结果。而对于“傍现象”,此前亦有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并有43.3%的人希望通过“傍”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见,据此将宽容“傍大款”视为90后的普遍特征,也有标签化之嫌。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于90后或是80后的形象的捕捉总会轻易陷入一种“失真”的境况之中?除了调查技术上的原因之外,或许与调查的视角偏差有莫大关系,如我们往往习惯试图从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出发,让调查变为一种“论证”而非还原,最终只能让调查失真。正如有文章指出,对于90后大学生,社会上常冠以诸如“娇生惯养”甚至“非主流”之类的标签,将他们拼贴成一副略显负面的群像。面对社会的不理解,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似乎也不愿或不屑去辩解。由于缺乏了解和对话,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就显得不够清晰。
总不乏林林总总的调查去试图揭开90后身上的“秘密”,或许本身就说明整个社会对这代人缺乏了解。但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往往很容易通过一个侧面甚至只是一项数据结果,去试图定义他们,最终要么是“以小见大”,要么是“一叶障目”。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年轻人的价值观与这代人的形象,已不可能如过去时代的那般具有高度同质性和脸谱化,如不能意识到他们本身就是“多元”的,那再多的调查结果最终都可能是一种“矛盾”,而距离真实更远。暂且不论价值观的优劣,先接受这已是一个全面多元化的年轻一代的事实,才可能真正与之接近、对话并了解,否则,类似这样的道德测试般的调查,看似是找到了“真相”,但却更多只是进一步加深误解与隔阂。
不植树便罚款? 2012-10-19 |
不植树便罚款? 2012-10-19 |
语出今人 2012-11-21 |
以暴易暴是文明的自戕 2014-04-21 |
一周看点(第227期) 2014-05-09 |
郑州晚报:安全事故应促企业生产规范反思 2014-11-18 |
春节假期安排不妨更加接地气 2014-12-09 |
朱昌俊:搁置“死不起”争议,直面殡葬行业... 2015-03-27 |
市场化改革后药价能否降下去 2015-05-08 |
提烟税涨烟价控烟效果几何? 2015-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