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高考临近,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又成热门话题。连日来,媒体分别发布“野鸡大学”和正规大学的名单,针对性显而易见。
“野鸡大学”就是虚假大学,目前国内有210所。而正规大学,截至2014年7月9日,共有2542所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普通高等学校达到2246所(包括444所民办普通高校)。
“野鸡大学”对高教市场形成的冲击、给考生和家长带来的伤害,不容小觑。公布这两份名单,有利于考生擦亮眼睛,有关方面会以此加大治理力度。但要说“野鸡大学”从此会偃旗息鼓,却难以早下结论。如果“野鸡大学”的需求市场还在,如果重文凭轻能力的现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与改变,“野鸡大学”会依然“屹立不倒”。即使有一天国内的“野鸡大学”清理干净了,有人还会跑到国外去弄个假文凭回来,狐假虎威、招摇撞骗,就像《围城》里的方鸿渐们那样。
对“野鸡大学”的诟病时已很久,为何还有很多人会上当?这其中,有的人的确是不了解情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有意”上当。每年的招生简章、相关网站上,正规大学的名单均赫然在目,只需稍加小心,就可免受欺骗。明知是假学校,却偏要去上,除了侥幸心理在作怪,恐怕有不少人,确实通过假大学和假文凭牟取了好处。
假文凭能够谋利,与真文凭还不够硬气有很大关联。虽然以往有不少学历低却能力很高的传奇故事,但那毕竟是发生在教育普及程度不高,且私学比较兴盛的年代。现如今,正规教育普及程度非常高,私学几近绝迹,没有一定的学历教育,相关能力的养成恐难实现。问题的实质在于,如果正规学校的教育在育人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即总是把文凭放在首位,使能力培养退居次席,这就不仅影响到正规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也会对人们去追逐“野鸡大学”造成某种暗示与鼓励。
近些年来,“高分低能”一直是人们非议的中心。从小学到大学,各种题海战术、课外补习、雷人考题,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都在无意与有意中,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对各种考试、最终获取一张文凭的机器。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往往重视不够。横向看,一些发达国家,不论是大学前的教育或大学教育,都把学生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放在首位,他们的学习,一方面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生成,另一方面则是对准社会需要与创新,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国家前不久出台规定,大学生可以休学创业,这就是一种注重实际能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有力导向。但仅有这一点显然不够,还需全社会在选人用人上,在对待人才的评价上,真正实现重能力不唯文凭,看本领而远离“关系”,如此,才能对学校教育形成正向的引导机制,“野鸡大学”就会不用驱赶而自行远遁。
洪信良:新征收条例,先捋顺“公共利益”再说 2010-12-27 |
顾网闻之 2012-02-17 |
顾网闻之 2012-05-03 |
微评法治 2012-05-23 |
留声 2012-08-20 |
朱永杰:从楼市“限利令”里读出什么 2012-10-26 |
王才忠:聋哑养父走失给武汉出了一道考题 2014-05-20 |
湖北日报:低就业率专业究竟“低”在哪 2014-10-16 |
湖北日报:依法除黑也应成为新常态 2014-10-21 |
湖北日报:让文明照亮夜晚的渣土车 2014-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