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刘大山:整治“野鸡大学” 需釜底抽薪
//www.workercn.cn2015-06-26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高考招生季将至,教育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网”发布第四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榜单上的118所“大学”分布在25个省区市,据查证均不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之列,亦不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相关民办学校名单中。

  民间将这些虚假大学戏称为“野鸡大学”,严格说来两者是有区别的。后者如方鸿渐所读的“克莱登大学”,毕竟还有实体存在,要走个读书的过场;前者干脆就是个空壳,捏造个高大上的校名,克隆个名校网站,就可以开张招生。不过,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野鸡大学”,造成的危害都是相同的,既骗取钱财,耽误考生的学业,还严重破坏了国家高等教育秩序。

  许多人不理解,虚假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并不高明,为何年年查,年年死灰复燃呢?其实,不能单纯怪监管部门不作为,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建个网站不过举手之劳。虚假大学的域名注册、服务器租用都在国外,主办者也不知藏身何处。即使被曝光,随时能换个域名、校名继续行骗,监管、查处难度很高。

  难道就拿虚假大学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显然不是,虚假大学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整体认识程度不够,重视不足,没有形成执法合力。教育、公安部门首先应意识到打击行动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联合各级网监部门、相关高校及社会力量,建立起动态的防范机制,只要假冒的大学网站上线,就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屏蔽之。

  现实中,虚假大学已经形成了从建站、伪造假证,到招生、诈骗的一条龙产业链。打击虚假大学也不能止于关停网站了事,而是要深入挖掘,剪断其背后长期存在的利益链条。如教育系统和主管部门是否有权力寻租行为?是否有正规高校暗中与虚假大学合作谋利?诈骗团伙究竟是怎样组织和运作的?关停网站只是“拔毛”,后续手段跟上才能真正“杀鸡”。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虚假大学屡禁不绝的根源在于“文凭情结”,一些家长和学生知假买假,为其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巨大市场。所以,根除“野鸡大学”最终极的办法还是釜底抽薪,从学位授予制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改变社会“唯学历论”的观念;同时,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让文凭造假者产生信用污点,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如果每位家长、每个考生都能擦亮双眼,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奋斗,“野鸡大学”自会自然消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