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饭做好了,妈妈死了——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网络被感动和眼泪所淹没,微信被感动和眼泪所刷屏;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
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央视报道称:《泪》 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发来《关于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到了网上作文产生的经过是:学生木苦依五木写了篇作文,然后支教老师任中昌看到后自己改写成了作文《泪》,然后叫木苦依五木照着他的手稿进行了原文抄写。
虽然支教老师称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过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虽然很多人也认为“文章经过老师整理”并不影响真实性,但从这条新闻的跟帖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昨天那些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人们,情感发生了微妙变化。如果说刷屏的感动非常纯粹,今天已经有了一些障碍和尴尬。
说实话,我的内心仍停留于对大凉山贫穷所带来的震撼中,怜悯、同情和感动没有减弱,也没有质疑《泪》的真实性。我关注的倒是,互联网上“感动”这种情感的生产和消逝周期。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很容易生产感动的地方,有一种机制生产和推动着“感动”这种共情的形成,人们的感动很容易像潮水一样地来,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引导,只要击中网络的某个痛点和泪点,就会在病毒式传播中迅速生产一波全民的感动。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感动也会像潮水一样迅速地回落。互联网同时又有一种迅速消灭感动的机制,把推向高潮的感动迅速压下去,以一种反向和逆转的情绪替代感动。互联网的人气与活力,很多时候就是靠这种“生产”和“消灭”所维持。
同样一件事,有人在感动,但无法回避的是,有人会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就拿《泪》这篇作文所引发的情感来说,远在千里之外与这件事不相关的网友,当然会被触动和感动。但对于当地有关部门来说,可能会觉得外界的感动对他们是一种压力,因为人们越是感动,就越会寻找问题的根源,也就越会把问题归咎于政府部门的救助不力和善款落实不到位。所以,当地宣传部门给媒体所发的《关于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强调“文章经过改写”,并特别强调:从去年开始,政府把木苦依五木家的5个孤儿都纳入了孤儿专项基金保护中,对每个孤儿每个月都会发放678元的补助,加起来共有3390元,都由他们的奶奶来代领。
稀释感动的另一种力量来向网络自身。网络就是这样,当一群人说一个东西“很好”的时候,必然会有另外一群人去质疑,会带着反转心态去消解“很好”,去寻找“瑕疵”。网络的特点是声音多元,又特别容易“一边倒”,一会儿被这边的信息支配,一会儿又被相反的情绪支配。感动就是在这种机制下被生产和被颠覆的,沉浸于强烈感动中的人们,很容易就被一个也许“缺乏根据的质疑”所影响,从而从感动走向一种受骗的愤怒。不靠谱儿的新闻经常被反转,昨是今非,人们在这种不断的反转中已经失去了等待事实的耐心。
媒体总在求“新”,眼球压力下,互联网的“求新”冲动更强烈——这种“求新”压力也在缩短着互联网上感动的生命周期,当“感动”主宰网络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求新”力量去反转感动,在消解和颠覆中生产新的话题。没有冲突就吸引不了眼球,在生产和颠覆感动的传播过程中,网络获得的是冲突和反转带来的巨大新闻效应。
分析互联网上感动的生命周期,是想让我们提升判断力,避免在这种生产和颠覆感动的网络机制中被操纵,别让自己轻易被感动又轻易被愤怒。
新华网:总理是我们的超级网友 2009-03-02 |
李思辉:“微博救灾”凝聚大爱 2013-04-24 |
中工时评:终结网络谣言,建设辟谣平台只是... 2013-08-07 |
王传涛:脱网人群另类文明冲突 2014-04-14 |
李慧敏:“互联网+”不应落下白发族 2015-05-13 |
中国网:期待“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 2010-03-03 |
红 网:善待网民反映的问题彰显执政为民理念 2008-10-24 |
红 网:善待网民反映的问题彰显执政为民理念 2008-10-24 |
人民网:博客,一场划时代的文化新革命 2008-10-23 |
红 网:善待网民反映的问题彰显执政为民理念 2008-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