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施一公现在很火,刚刚传出他即将担任清华副校长的消息,现在又有媒体曝出他正在进行所谓“诺奖级研究”,言外之意——诺奖正在向中国人招手。
然而,细看新闻,所谓“诺奖级研究”竟是出自某学者之口——“有学者认为,施一公团队的这一科研成果,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就这么一句话,被媒体搬到新闻标题上,变成了群情昂扬的“诺奖级研究”。
据说我们国人是有些诺贝尔奖情结的,虽然有时嘴硬,可心里还是期待着别人的认可,尤其是盼望“诺奖”伸出的橄榄枝——堂堂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迟迟不见中国大陆学者的身影,太说不过去了吧。所以我们的媒体,有时愿意制造这样的一种舆论氛围:虽然诺奖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我们却先要精神胜利起来,氛围先烘托出来,台阶先“铺”起来,“势”先造起来,人先“捧”起来。至于研究本身究竟如何等等,都可以先搁置起来。
我们不否认施一公的优秀,但是我们也经常在做一些“捧杀”的事儿。一下子就把“诺奖级研究”的大帽子扣在施一公及其团队的头上,这相当于扔了一个烫手山芋给人家。得奖了,皆大欢喜,得不了奖,媒体当然不用负责,被挑起胃口的广大读者,会不会给浇个透心凉?!
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应该给施一公的团队创造更多冷静搞科研的空间和氛围。学术这个东西,切忌虚名和急功近利,当然有的时候,外在的环境也起到很不好的作用。无休止的炒作,往往让学者心思不定,乃至心浮气躁。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的还少么?
其实比“诺奖级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更多扎扎实实的基础科学研究。许多资料都显示,中国的科技实力虽然进步很大,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基础科学研究还存在许多先天不足,这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长年累月的持久投入与付出,才能结出硕果。与其动不动制造些类似“诺奖级研究”的噱头,不如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普遍共识。
新华网:标新立异的学者请常回“家”看看 2009-01-05 |
新华网:标新立异的学者请常回“家”看看 2009-01-05 |
北京日报:飞跃的时代更需要甘坐冷板凳的人 2010-01-15 |
东方网:“总裁班”管理之乱 2009-03-19 |
东方网:“总裁班”管理之乱 2009-03-19 |
姜 岩:文化复兴,科学为基 2011-11-18 |
北京日报:飞跃的时代更需要甘坐冷板凳的人 2010-01-15 |
刘戟锋:基础科学是否在“沉寂”? 2013-12-06 |
扫地僧院士何以走红? 2014-04-24 |
余建斌:珍视我们内心的爱因斯坦 2014-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