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易国祥:学好“国学”不妨“家学”
//www.workercn.cn2015-10-23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一场儒学讲座,主讲人之一是13岁的初三女生游雅然,而台下近200名听众,是来自各中小学的老师们。游雅然是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学生,她爱好国学,主要是受母亲的熏陶,从小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0月22日《长江日报》)

  我关注这则新闻的重点不是初中生能给老师讲课,而是她13岁,为何能够上台讲《尚书》,她的动力、兴趣、毅力和学养,有一个支点,那就是家庭的环境及母亲的影响力。

  我认识一位母亲,她经历过批判传统文化的教育,改革开放后,幸运地接触到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民间学者和传播者。包括我在内,从她的讲课中听出了她和丈夫和女儿,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共同成长。怎样看人生、家庭和社会,自然、财富和精神,很多道理都由家庭故事诠释而来,有时,干脆就由女儿和丈夫与大家分享,效果很好,吸引了不少家长与孩子。

  一位用心的小学校长把这个讲堂引进到学校,意在兼顾对全校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可是后来发现,听众仍然是以学生及家长为主体,并有不少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听课率,与期待的相距甚远。

  我暂且不分析教师为何对一盘好菜没有多大食欲,只想说,在现阶段,普及传统文化,不妨从家庭着手。以儒家经典最通俗的《弟子规》为例,如何童蒙养正,对于当今家庭来说,不仅小孩不懂,父母也不懂,而且过了花甲的爷爷奶奶也不懂。而《弟子规》就是教育小孩孝老、尊长、应对、洒扫之类。假使小孩在学校背得滚瓜烂熟,回到家里,可能一切归零。因为家长“只要成绩,其它的都不在话下。”

  所以,中央党校原资深教授任登第与从事医学研究的妻子牛淑卿合著《大家都学弟子规》,强调中国七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学习传统文化,急需补补这个课。大人学了才能做出好样子,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持,而避免以爱的名义做害孩子的事。

  夫妻合著《大家都学弟子规》,妈妈携家人讲国学,祖孙三代一起学,无不证明,复兴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强烈需求,家庭学传统文化可事半功倍。对此,除了国家总体布局和推动,“家学”可以走在前面,就像多年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一部分家庭在精神上先富起来,更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而且没有“两级分化”之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