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的创新出现可贵的新势头,浙江领先一步,创新链已初露锋芒。拼接好创新链条的首尾两端,既激发科学家的创新原点,也引导好社会企业的创新接力,浙江创新将大有可为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已有时日,中国科学界颇为振奋,纷纷表示要续写佳话。然而,与科学家相比,还是生意人的动作快。
新华社报道,屠呦呦先生获诺奖一月未到,多种青蒿素概念保健品和食品,搭上诺奖便车网上热卖。比如,不少产品宣称含高纯青蒿素,能杀虫、强身、抗癌。一款传统的艾叶粑粑食品竟自称“诺贝尔奖青蒿饼”、“富含青蒿素”。实际情况是:艾蒿不含青蒿素,艾叶粑粑也不可能“富含青蒿素”;无论国产或进口,中国也从未批准名称含“青蒿”或“青蒿素”的保健食品。目前青蒿素确认的功能是治疗疟疾,所谓“强身抗癌”是无稽之谈。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某些生意人的头脑——转得快。屠先生的诺贝尔奖金拿没拿到手尚未可知,一些人已经找到了从中分一杯羹的“好法子”。鱼目混珠,混淆是非,赚取眼球,大捞一把。这本生意经,念得出神入化。
这让人想起一个老话题:钱学森之问。钱先生当年忧心忡忡:中国怎么老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呢?其实,中国哪是没有创新人才呢?这真是大隐隐于市,民间有高人啊。青蒿产品的“创意”,只是其中一例。从前些年流行的“山寨”手机,到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西瓜膨大剂、催熟剂、假鸡蛋、假牛肉……难道这些不是“震铄古今”的“创举”吗?然而,真正可悲者,如屠呦呦先生的科学家,板凳甘坐十年冷,将创新用在了促进人类福祉上、用在原创上,一些国人却将聪明才智用到了剑走偏锋、用心不轨、坑蒙拐骗上。
中国人实际不缺少创新,缺少的是将创新去功利化,抹去一层泡沫。假如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未必不能再续屠呦呦先生的佳话。
如何端正创新的姿态,延续屠呦呦先生的“诺奖效应”,我们不是没有正面例子可言。
最近,浙江的青年创业团队,进入“拿奖模式”。在27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总决赛上,浙江代表团队独揽两项冠军,获奖数更是占到总数的2/3;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大团队以“智能视力辅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勇夺冠军;10月25日晚,浙大在读博士生蒋明达团队,正式发售被称为“神灯”的全国首款智能调节睡眠眼罩,并一举拿下1500万元社会融资。
搭诺奖便车的“创新”令人失望,青年创业大军则无疑展现了创新的希望。
实际上,从如屠呦呦先生般的科学家,到现实的创业大军,构成了一条完整创新链条,创新的灵魂贯穿其中。屠呦呦先生进行的是科研创新,创业者更多的是商业创新,在一些高新科技企业则是科研和商业的双重创新。但是就创新而言,两者有共通之处,都需要开阔思路、不拘一格、突破原有格局。假如说科学家是创新的思想源头,那么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福人类,企业创新者则不可或缺。假如延续在屠呦呦创新链条上的是那些山寨科技、坑蒙拐骗,科学家的原始创新便失去了接续。
近年来,浙江进入一个创新的新境界。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信息经济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高新科技产业渐入高端,创业创新的新生力军大量涌现。特色小镇渐成创业创新的天堂,杭州滨江、绍兴新昌的创新经济有力提升了当地的经济表现,杭州城西的创新走廊正在蔚然兴起。浙江已有创业创新的雄厚基础。拼接好创新链条的首尾两端,既激发科学家的创新原点,也引导好社会企业的创新接力,浙江创新将大有可为。
中国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浙江经济有了新表现。集中到一点,就是珍贵的创新力量,在积蓄,在发力。在这股新势头的背后,有长久的社会期待,有越来越清醒的对创新缺失的警醒。但愿这股新势头,不是昙花一现的偶然,能延续成大势。但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告别“山寨”式创新,抛弃“坑蒙拐骗”式创新。如此,才能写好屠呦呦获诺奖的续篇。
潮 白:重视那些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 2011-09-15 |
荣耀属于中国科学家 2015-10-06 |
毛建国: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 2015-10-08 |
刘根生:科研既是“壮丽探险”,更是“长途... 2015-10-08 |
屠呦呦获奖并不证明老套路可取 2015-10-08 |
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2015-10-08 |
刘泽溪:不要让诺贝尔奖成为我们的伤口 2015-10-09 |
中工时评:诺奖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风向标 2015-10-09 |
草 容: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 2015-10-27 |
搭便车 201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