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张“P孩作息表”
堂吉伟德
//www.workercn.cn2016-03-04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朋友圈里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的图引发了网友热议,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小P孩”每天从5点起床,一直要各种学习到23点才能睡觉。每天学习18个小时、睡眠6个小时,如此勤奋的学习,让不少看到表的重庆市民感到惊讶,“小P孩”的家长——家住南岸的刘女士是北大毕业,这件事也导致了这位30岁的北大虎妈爆红网络。昨天晚上,本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当事人、制作这个作息时间表的刘女士,她讲述了制作这个作息时间表的前因后果。(3月3日《法制晚报》)

  每天学习18个小时而睡眠仅6个小时,这份针对一个9岁小孩子的“作息时间表”,给人“亮瞎了眼”的感觉。即便是半军事化管理的衡水中学,也难以与其比肩。在这份作息时间表中,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之外,还包括古文、钢琴、围棋、毛笔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这九种课外学习,日程被排得满满的日程里,孩子如同高效运转和程序化的机器,一刻停息的机会都没有。

  家长定制式的作息时间表,究竟有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姑且不谈,但从科学和成长规律来说,如此高强度和快节奏的作息表,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方面,孩子的休息时间太少,6个小时的睡眠对成人来说都有点偏少,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显然有些难以承受。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每天的睡眠应在8—9个小时,低于这个时间不利于其健康;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应当更加随意一点,并给孩子自己安排的空间,一切都被父母包办了,那么孩子就没有自我发挥的余地,“诗意的成长”便沦为一句空话。

  北大毕业的母亲制定这样一份严苛的作息表,确实让人感到有些难以理喻。因为通常来说,知识水平越高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应当有更为独到的见到,经历了军人家庭严厉的传统,也应从内心产生某种抵触,结果却是变本加厉而加以延续,虽然通过达到极致的做法,可以深度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其在与同龄孩子的竞争中处于前列,不过牺牲了天性、个性的捆绑式教育,最终让孩子的成长空间受到限制。

  近年来,在对国内教育问题进行探讨时,总会列举几个关键的对比资料,比如中国孩子的创造能力排位过低,还比如除了体质每况愈下外,就是独立性等综合能力的严重不足,及至高考状元最后的泯然于众,都说明了应试教育的积弊严重。然而,人人都知道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每个人都抨击衡水中学式教育方式的伤害性,然而狼爸虎妈式的棍棒式教育,却依然追逐者云集,要么纷纷效仿要么穷尽其法,教育改革也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动,有限的校内改革成果,也被家庭式替代而瞬间化为乌有。

  从每天早上吃什么,到每个时间段做什么,再到课余时间补什么,读什么,孩子的日程都被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说不”的权利。在家长们按照成人化的安排作息表中,你很难听到孩子的声音,也难以窥出其间科学的规律,有的只是“一切为孩子”的愿景,“为了孩子一切”的理由。结果,虐待式的做法有了广阔的市场,并成为社会一种常态,所谓的未成年人的保护处于极为粗浅的阶段,以至于事实性的伤害被群体性的漠视。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张“P孩作息表”,只是在内容上略有差异而已。这便是时下家庭教育的现状,也是未成年人的真实处境。“救救孩子”已不再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没有被真正的触及到本质。一张“P孩作息表”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和未成年人保护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